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民生

刘小飞:坚持执法为民 维护公平正义

2021-03-26 09:08:3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王静姝 实习生 童欣婕

  【人物简介】刘小飞,女,1979年出生,2010年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婺城区人民法院工作至今,先后在刑庭、简案庭等业务庭部门工作,共审结1800余件刑事案件,年均审结案件200余件。现为婺城区人民法院员额法官。

  说起婺城区人民法院的刘小飞法官,不少其经手案件的当事人都毫不吝啬地竖起了大拇指。

  自2010年起,刘小飞便扎根于婺城区人民法院,在一线从事审判工作已有11年之久。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审判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诠释了一名人民法官的责任与担当。

  日前,记者来到刘小飞的办公室看到,她的办公桌和地面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摞摞案卷材料。“工作时间,我不是在开庭,就是在查阅案卷。”刘小飞说,庭前阅卷有利于法官掌握案情、发现问题;庭审中阅卷能突显案件的争议焦点,也能发现仍需调查的问题;庭后则针对庭审中的争议焦点、问题进一步阅卷,可以进一步补充证据。

  为了更好地掌握案情,有效提高庭审效率,不管案件有多疑难复杂,案卷有多厚,刘小飞都要经过“三回头”。在办公室里,她要么埋头于案卷材料中,要么查阅着法律工具书,总沉浸在各类实务中。

  而出人意料的是,刘小飞是一名“半路出家”的法律人。1998年,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她回到湖南老家任教。2007年已从事九年初中语文教学的她因为偶然机会接触到法律并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开始自学法律专业知识。同年,刘小飞考取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次年高分通过了司法考试。2010年,她走出校园来到婺城区人民法院,开始与法律实务打交道。

  “刚开始,我在工作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刘小飞告诉记者,初入法院时,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她在工作时常常找不准节奏。同时,部分当事人不会说普通话,这让不通金华方言的刘小飞在交流中非常困难。但要强的她没有放弃,在领导同事的关心指导下,她通过勤奋学习慢慢积累实践经验,从一开始的无措慌乱,逐渐变得自信、从容,成为了一名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办案能手。

  刘小飞在审判中坚持实事求是。在一个合同诈骗案件中,由于涉案土地情况复杂,她为了解案情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挺着孕肚到现场勘察,令当事人十分感动,当事人将书写着“执法为民一身正气、维护正义两袖清风”的锦旗送到法院以示感谢。即便在生二孩的产假期间,她仍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办理了几十件案件。

  刘小飞说,作为刑事法官,不仅要有法律意识、底线意识,也要注意司法温度,有为民服务的情怀。在一起因琐事互殴致原告重伤的庭审中,双方当事人系亲兄弟,按正常的案件处理应当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考虑到60多岁的年纪和双方当事人的关系,刘小飞做了大量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由被告人支付部分赔偿款并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在征求公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后,合议庭对被告人从轻处罚。“我办的不只是案件,更是当事人的人生。”她表示,很多刑事案件不仅关系到被告人的人生和家庭,也对被害人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在处理这些案件时,既要严守法律底限,又要兼顾被害人的感受,还需从被告人、被告人亲属的角度审视案件,尽力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确保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办案这些年,刘小飞越来越感受到法官的担当与使命——执法为民,维护正义不仅仅口号,而应当落实在每个案件中。她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审判岗位上,在每个案件中书写公平、正义。

  (记者王静姝、实习生童欣婕)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