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晓芬、通讯员胡敏)连日来,竹马乡竹马馆村的花漾街区成了网红打卡点,来自市区及周边县市的游客徜徉其中,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魅力。
“依托新的村庄规划,村庄发展蓝图进一步打开。”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庆丰介绍,此次村庄规划从环境整治、设施提升、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规划,为农旅融合发展奠定了更扎实的基础。
日前,婺城区完成新一批村庄规划(含修建性详细规划)报批工作。本次村庄规划报批是自市政府下放村庄规划审批权以来,由婺城区政府直接审批的第三批村庄规划,共涉及6个乡镇14个村,竹马乡竹马馆村即是其中之一。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近年来,婺城区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实现“多规合一”,促进经济发展,把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整合原有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规划,综合考虑生态、发展、管控、人居和防灾减灾等多方面因素,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规划“管用、实用、好用”。同时,调研队采取座谈交流、现场答疑、实地考察、村民反馈等方式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建立“村民问卷表、实地踏勘、入户调查访谈”的现场踏勘及资料收集机制,保证规划切实满足村民诉求,体现乡村建设要求。据了解,自村庄规划报批工作开展以来,婺城区共开展基层调研120余人次,座谈交流和项目汇报70多场。
不但如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还科学划定村庄类型,因地制宜推进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可依、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村庄建设规划重点,着力解决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建房无序等关系农村民生的问题,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该局以实干担当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适用于不同类型村庄的规划审批程序,按照“分类调整、分级审批”的原则,规定不同审批权限标准,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新的审批办法改变了以往复杂程序,一次性减少审批时间约20个工作日。
“新的乡村规划背后,不仅体现了各村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新发展理念,而且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新发展思路。”白龙桥镇下窑村党支部书记丁毅介绍,新的村庄规划不仅保障了村民建房需求和耕地保有量不减少,还实现了存量产业用地的优化处置,大家对村庄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在规划的引领之下,婺江两岸,到处都是乡村振兴的脉动,一座城乡高质融合的幸福名城已然矗立。“我们将以‘学史力行·实事我来办’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乡村规划工作,为婺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