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我们曾经从这里出发(3)

2021-05-18 09:03:0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记者:张苑

  “我还不知道金华铁路文化馆的设计及展陈的内容。如果能在里面看到以前金华站的一些场景和情景,对我们这个年龄回乡的金华人而言,将是最好最高贵的礼遇。”木汀说。木汀祖籍宁波,4岁时随父亲来到金华,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学习、生活了20多年。在他看来,浙赣线金华站承载了几代金华人的记忆,老站房改造成铁路文化馆,就是将金华的记忆留下来。

  数十年来,金华站就是木汀的乡愁。

  木汀不记得自己最初是怎么来到金华的,可打记事起,他就知道,浙赣线金华站就是金华的“符号”,人们从这里离开,又从这里归来。幼年木汀不喜欢远行,从浙赣线金华站出发,最远只到过杭州。“每次出发,刚到火车站就开始发怵,甚至是焦虑。一想起漫漫旅途中那种莫名寂寞,就想赖在金华站……”木汀说。

  可偏偏有一趟漫漫长路让木汀心驰神往,感到满满的幸福。那是1988年5月,木汀20岁,从浙赣线金华站出发,平生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坐卧铺,第一次去见心目中伟大的文学导师——艾青。20余个小时的跋涉,难掩内心激动的木汀在火车上完成了他的第一首诗作《告别》:

  “汽笛将渐渐拉长的目光

  交给车轮

  微笑成为永恒

  江河潺潺

  南方与北方

  从今以后

  将互望互耀

  蚕用生命证明自己的执着

  沉重的历史不再需要延续

  挥挥手

  代表着一个开始

  车轮作序是一种主题

  告别季节

  是季节的含蓄

  拉长的目光如雨渐渐响在土地的深层

  北方和南方”

  一个月后,这首现代小诗在当时《北京晚报》上发表,那时候,《北京晚报》还只有4个版面。后来,那次拜访终因故未能如愿,然而,这个年轻人的诗歌创作征程与从浙赣线金华站出发的火车一起,开始了远行。多年的诗歌创作探索旅途中,木汀时常想起那一趟从浙赣线金华站出发、也从他诗性心田上启航的列车,想起那一条尽染诗意的长路。

  “第一次去北京,未曾想过未来会在北京定居。说实在,在北京待了几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回金华。如今想来,颇有种造化弄人的意味。”木汀说。1993年,木汀又一次从浙赣线金华站出发,从此定居北京。定居北京后的木汀时常去拜访艾青。艾青故去,艾青的夫人高瑛也常与木汀讲起一段段往事,讲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讲起晚年艾青不慎摔伤了手臂,术后不久在纸上写下的“落叶归根”……

  这份深沉的爱与乡愁影响着木汀,让早已定居北京的他总是自称宁波籍的金华人。他时常回乡,尤其到了春节,心头总有一份莫名的牵挂。多少次,他领着家人,恰巧赶在除夕这天穿过金华站熟悉的出站口,回到故乡,找一家酒店住下来,在这片土地上吃一顿年夜饭,没有告诉任何人,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曾经满载诗意的列车驶过浙赣线金华站,进入时空隧道。诗歌创作道路上长途跋涉30余载,木汀追寻着从金华走出去的中国诗魂——艾青的方向,坚持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现代诗创作风格,“爱生活,故我歌唱”。

  这份从浙赣线金华站启航的诗歌信仰指引着木汀于笔耕不辍中收获累累硕果。其个人出版有《七月》《七月第三季》《春》等多部诗集、诗画集,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文学学会,担任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是第三届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副秘书长。2021年1月31日,又在第四次中国诗歌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四届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任第四届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秘书长。木汀为《大美中国》之《诗画中国》(《人民画报》国家聚合出版项目)唯一的诗作者。其大量作品见诸国内外主流媒体和报刊,他还长期担任国内重要诗歌奖项评委,是首届东亚诗人大会(韩国)中国诗人代表团副团长、第三届中美诗学对话中国诗人代表团成员。

  近30年沧海桑田,木汀儿时所见的金华早已变了模样,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而当年那趟从浙赣线金华站出发的列车,那条尽染诗意的长路,却始终前行,闪耀着明亮的灯火,照亮前路,温暖心底。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