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红色火炬照亮金华“第一女学”

2021-05-18 09:02:24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记者张苑

  从“战疫先锋”到日常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从“开航母的女司机”到各领域才华卓越的女性人才,在红色光芒普照之下,女性撑起了新中国发展的“半边天”。然而,就在近百年前,金华的女娃娃们上完小学后,便“因男女之嫌不宜同室受课”不能继续升入公办学校就读。由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钱兆鹏、千家驹等在金华点燃的红色火炬,照亮了她们的前路,推动创办了金华第一所平民女学——八婺女中,后改名为金华四中,开天辟地为女性争取到了受教育权。

  当时金华公学只有金华省立七中和金华县立中学两所,都不收女生。虽有英美教会办的成美女中,但收费昂贵,寻常人家难以承受。送女娃娃继续上学是众家长压在心头的一桩大事。兴办女学的呼声此起彼伏。1924年,省立七中报名处甚至出现女生集体静坐,以示抗议。

  当时就读于省立七中的钱兆鹏联合叶熙、严行、千家驹等七中附小教师呼吁“男女平等、收回教育主权”。钱兆鹏、千家驹等与当时的仁人义士、知名律师金品黄交往甚密,一众人相邀共同筹款拟建女中。第二年夏天,女中开学,招收首批女学生共65名。学校由石镜湖任董事会主任,金品黄为校长,借用火神庙作教室,金品黄在酒坊巷的私宅为师生宿舍。学校没有专职教师,由金中老师兼课,没有报酬,只在学期末、端午、中秋等节日,金品黄在家设宴款待教师。

  八婺女中教师叶国庆曾留下一份写于民国37年的手稿,其中详细记述了八婺女中自创办至新中国成立的发展历程。“老金华的记忆”系列丛书的编撰参与者李元曾在《老学堂》一册中对八婺女中做了专题讲述。

  1927年,由一众创办人组成的学校董事会与当局讨论决定将北山千亩田产、孝顺190多亩田庄等八县公有款产充学校基金,定校名为旧金华府属八县立女子初级中学,确定七宝寺为校址,租用寺内园地建筑校舍,组织规划校舍委员会聘请严行为组织委员。

  次年,另有金华方镜荣捐助建筑费1000元,其余捐助50元以上者由县府核给匾额一块。12月,教室、自修室新建完成,办公室、会客室及大门亦不日竣工。

  1929年,学校举行校舍落成典礼暨第一次成绩展览会。典礼上,国立第三中山大学为学校颁发新钤文曰:“浙江旧金属联合县立八婺女子初级中学校之钤”。

  此后近十年间,学校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期。佳绩斐然。除却开设与一般中学相同的课程外,学校另设有家事科,包括缝纫、烹饪等内容,建设图书馆及社会、自然、美术等三科专业教室。每年,学校都会举行一次毕业生会考,并作成绩展览参与评比,在全省各中学中名列前茅。此外,学校体育成绩尤为耀眼,在各大赛事中均有夺得金牌、银盾的记录。优良的学风、卓越的教学品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历年中,八县市给予学校的补助有所增加,学校录取模式由原先的完全自主报名改为部分保送。校刊《婺星》积极宣传妇女解放思想,此刊名曾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一度复用。部分学生还曾组织在码头检查船只,抵制日货;查抄商店,收缴日货等行动。

  在此期间,学校经历多次更名。民国二十年,省教育厅改正校名为“旧金属公立八婺女子初级中学”,附设民众学校,并行始业式。二十一年,金华教育局令转部令将校名“公立”改为“联立”。二十二年,省教育厅令改校名为“旧金属八县联立八婺女子初级中学”。

  1935年,学校开始兼办师范讲习科,招取新生连各县保送共47名。1936年,省教育厅令将师范讲习科延长一年改为简易师范四年制。这一改革影响甚大,在很大程度上为民国末期及新中国成立前期输送了大量女性师资,支援各乡村学校的基础教育。

  1937年,学校还邀请马寅初先生作《现代女权与女子应负的责任》主题讲座,在当时引起较大轰动。

  听闻日军三架飞机在金华站上空投弹6枚。学校召开紧急会议,议决必要时准学生假归,省财政教育两厅暨省党部借学校为驻金办事处,呈请金华县府转呈学校以时局关系暂停课务。

  次年,简师四年级学生在琐园进行毕业考试,并转学湘师肄业。其余学生转移到琐园村开学,借严氏宗祠为临时校址。1939年,学校指派6名学生前往诸暨参加浙东前线慰劳队慰劳将士。在此期间,原校舍经日军几次轰炸尽毁。1943年,浙东战局紧张。学生准假回籍。当年毕业生经报省厅批准一律准予及格毕业。

  在这四年中,学生们以祠堂为寝室,茅棚为教室,庙宇为饭厅。学校附设战时民众学校妇女班、暑期补习班。学生跋山涉水,积极参与金华县联合抗日演讲团宣传抗日,并缝制衣物等支援前线战事。

  1944年,学校因战停办,1945年,金品黄在东阳马鞍山筹备复学,春秋两季共招收新生50多名,东阳中学教员兼任教师。次年,金品黄病故。七月,敌军撤退,学校随同东中迁入东阳城内开学。

  在理事会力推之下,金华原校址未被废弃。严行任筹备复校办事处主任,只身奔走郑阳、鹿田查堪校产,征收租息,采办材料,备修建校舍需用,次年在金华原校址复校。叶熙继任校长。据记载,1945年,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273人,教师16人,超过成美女中即128人。

  李元回忆,大姐李英于新中国成立前夕从八婺女中毕业,后辗转各乡村学校,教书育人,桃李缤纷,退休后于家中病故。她曾言:“女人的坚强是从八婺女中开始的。”

  新中国成立后,李清华接管八婺女中,任校长一职达23年之久。这位女校长是山西人,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办学很专业,且时常走进课堂,听各科教师讲课,十分勤勉负责。由此,学校校风开明且严谨,成绩卓然,少有动员入学的情况。

  在金华第一批共产党人的呼号下创办,在红色星火的推动下茁壮成长,在颠沛流离中发挥红色力量,在新中国的红旗下发展壮大,八婺女中孕育豪杰无数,曾有叶柏村任学校语文老师,长于古典文学,时而吟唱,时而讲解,曾有言“勇士当死于战场,学者当死于讲坛”,后任浙师大中文系教授,于身后选择树葬;有朱恒任美术老师,后任省文史馆馆长;胡培兆任厦门大学教授、博导;严行任校舍规划委员会主任;诸葛龙任教导主任。

  在它的影响下,男女公平入学得以在新中国成立后在金华各大中小学校稳步推进,催生代代巾帼。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