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苑)沿着笔直平缓的汤莘公路,一路前行,一路好风光,两旁的银杏树在这个秋天绽放最动人的风采,仿佛婺南山乡走向共同富裕的集结号。
时入初秋,位于莘畈乡井下村的高山瓜田迎来了丰收季。亩产销售额达到1.5万元,净利润达到5000元,这让瓜田的主人陈森林脸上也露出了欢快的笑容。自8年前返乡创业,他的高山农业经济终于小有成绩。置身绿水青山,也赚到了金山银山,他在家门口遇见了现代的“桃花源”,走向了共同富裕路。
2013年,36岁的陈森林返乡创业,着手农业经济。陈森林从打开亲朋好友圈开始,根据试种期的好口碑指导前端种植计划,并用口碑传播引流意向客源,上门提货;积累到一定规模后,在汤溪镇上开了门店,锁定社区经济。待社区经济稳定后,陈森林开始扩大服务覆盖面,开启送货上门服务,利用微信等平台玩起了“直播经济”。
“现在,通过乡里的引导和资源对接,我们现场看过了网络直播,也感受都了微信营销新模式的强大,我们开始慢慢有意识地培养客户群。”陈森林说。一方面,陈森林对接农科院专家,不断优化高山种植品种,另一方面,陈森林通过客户交流不断积累用户需求,而他的事业在辛勤汗水的浇灌下,成了理想生活的起航地。
原来,自去年年初以来,莘畈乡循序引进旅行社、直播公司、职业院校等资源,以现场练摊的方式打开了农民的视野,手把手教会了他们玩转新时代下的农业经济。如今,每到节假日,在莘畈乡总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幕: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挎着竹篮,下地采摘蔬果,下水摸鱼捉虾,亲近自然,收获欢乐。农户则守在田边,为孩子们的“收成”称重计费。高附加值的采摘游成了莘畈农旅效益转化的第一步。
熟果浪费是目前采摘游行业的一大发展瓶颈。在莘畈乡,接待当季采摘游之后,成熟的生鲜蔬菜经过加工,以精品定位流向市场。目前,梅干菜、番薯干、黄花菜干等产品线已架构完成。
这样的“引进来”策略,为莘畈乡百姓探索农业旅游,拉动“夜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进一步打出莘畈继“体旅”之后的又一张金名片按下了快捷键,为山区农民共同富裕加持。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