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彭丽莎)近日,记者在蒋堂镇蒋罗路与白汤下线交叉口的蒋堂移民新村(二期)建设工程项目现场看见,200多名工人分布在地下车库、阳台、室内等地,热火朝天地忙着进户门和电梯安装、涂料粉刷、铺设雨污管线等工作,挖掘机、推土车等大型机械正有序运转,各条工作线紧张忙碌,项目整体施工正有序推进中。
据悉,该项目位于已交付的蒋堂移民新村一期(阳山翠园小区)北侧、蒋堂镇下尹村南侧,项目总投资4.3亿元,用地面积约77.4亩,总建筑面积14.3万㎡,建设22幢11层小高层住房建筑、2幢6层住房建筑及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建成后,可提供864套安置房,预计可安置沙畈乡、塔石乡、莘畈乡、箬阳乡等南部山区群众约1300人。
据了解,项目于2019年正式开工,2020年底24幢主体结构全部结顶。目前,室内外装修工程已完成,正紧锣密鼓开展室外配套工程建设,包括绿化带建设、内部道路建设等,处于紧张收尾阶段,预计到年底可实施首批安置分房。
为更好保护水源涵养与生态功能区,金华实施生态搬迁政策,推进生态移民、易地搬迁。婺城区分别在乾西乡、蒋堂镇等地建了两个移民新村,实行公寓房安置。2013年起,蒋堂移民新村一期(阳山翠园小区)正式迎来了安地镇马畈坑村、箬阳乡横坑村、沙畈乡水碓基村、莘畈乡大坞头村、塔石乡高田村等5个乡镇23个村的移民。截至目前,已有301户近800人在此定居生活。
“搬到这里后,生活各方面都方便了很多。”从原塔石乡高田村搬出的村民李土华说,过去外出不方便,现在小区门口就有公交车站,可以就近打工赚钱。村民们也表示,当初担心不能适应新环境,生活上会有困难。可没曾想到,搬出大山天地宽,这里的居住环境更加舒心,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正在走向幸福的新生活。
推进生态移民安置房建设,是婺城区打赢低收入农户增收攻坚战,也是山区群众殷切期待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婺城区多措并举做好水源涵养与生态功能保护区群众的生活。对于生活在功能区的群众,当地政府推动绿色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对于迁出功能区的村民,政府统一实行生态搬迁,实行公寓房安置,并设立安居创富办公室,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功能区群众下山致富系统性工程,确保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