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晓芬、通讯员鄢子琛)深秋时节,在琅琊镇浩仁村,15处建房地基已经完成平整,预示着15户村民的“安居梦”即将照进现实。
据了解,浩仁村有480余户村民,近年来每年只有一两户的建房指标,远不能满足村民需求。“村民盼建房已久,可以说是望穿秋水。”浩仁村党支部书记商建余说。
群众的呼声和期盼就是党委和政府努力的方向。去年底,婺城区启动农房审批改革,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土地指标竞争性分配。
今年以来,琅琊镇积极深化“三服务”2.0版,在与区级规划、住建等部门沟通对接后,调整完善了村庄规划,争取到了更多的建房指标。而浩仁村是该镇试点之一。
“今年村里安排新建15幢房屋,用以优先满足村内‘无房户’‘D级危房唯一住房户’‘户内人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5平方米住房户’‘项目规划涉及需要搬迁户’建房需求。”商建余介绍。
一栋农房,寄托了村民的殷殷期待,其意义远不止满足安居的需求。婺城区从实际出发,以改革创新精神全力破解难点堵点,按照“指标预排、审批简化、选址公平、风貌管控、质量保障、监管加强”的方式,有效破解指标难、审批难、落地难、监管难等难题,走出一条切合婺城实际的农房审批改革路径。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全区村庄数、人口数和新建房需求户等指标综合考量计算,每年年初都会预先安排80亩左右的土地指标,专项用于农民建房,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
与此同时,婺城区在实施“开发建设”外,还实行“拆旧建新”,即对村庄内违法建筑实行拆除,腾出新空间,促进村庄发展。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