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彭丽莎)眼下正值收获季节。经过大半年的酝酿,三四月份种下的红薯已经成熟。婺城区的各个红薯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近日,在周顺福家庭农场,70多亩红薯种植基地内,红薯收获机来回穿梭,一垄垄红薯翻土而出,十多位村民们紧跟其后,忙着采集、分类、装车。
“今年天气条件好,红薯口感更加细腻香甜,产量比去年高了不少。”农场负责人周顺福说。收获后的新鲜番薯,一部分拉到加工厂做成番薯干,剩余部分做成红薯粉、红薯面等,深受消费者喜爱。该基地以种植“浙薯13”为主,具有适生性强、产量高、出粉率高等特点,亩产约达1000公斤。
红薯香甜,可种植之路却颇有些艰辛。2017年,周顺福顺应绿色发展号召,关闭了经营七年的生鸭养殖场。一时间,如何选择新领域就业成为了他日思夜想的问题。种了几年的苗木后的2019年,周顺福经朋友介绍,看中了产量高、口感好的新品改良红薯,决定尝试一番。
于是,周顺福从一名养鸭人转型成为了一名家庭农场主,走上了生态发展之路。
去年3月,周顺福在省农技中心、省农科院、市农科院等单位专家指导下,承包了102亩土地,建起了4个红薯育苗大棚和红薯种植基地。新手入门,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往往是最大的阻碍。为此,他不断翻阅文献资料、主动求学专家,与日月星辰为伴,与地里的红薯为友,为减少及避免黑斑病、根腐病等病虫害发生而努力,确保红薯质与量双重突破。
去年是周顺福种植红薯的第一年,基地的产量和收益就达到了预期。有了上一年的经验,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更上一层楼。目前,基地内还种有浙薯33、浙紫薯3、金薯926、金徐薯69等10个品种的番薯,通过不断比较慢慢摸索最合适推广的品种。
“红薯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非常可观,预计今年的收益比去年提升不少,明年我将继续探索,争取种出更甜更大的红薯。”看着满地的“致富果”,周顺福更加坚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今,香甜的红薯成为了促进乡村发展的生态产业,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婺城将继续加强红薯等耐旱作物种植引导,打造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