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绵延近半个世纪的“鱼水深情”

  ——解放军122医院医疗队在沙畈的美好回忆

2021-11-16 09:13:5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周胜明 摄影 陈俊

  作者周胜明摄影 陈俊

  近半个世纪前,解放军122医院医疗队赴婺城区沙畈乡救死扶伤的历史事迹,经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挖掘整理发布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近日,婺城区委宣传部与区卫健局举行了一次“初心医疗队”赴沙畈乡的义诊活动,特别邀请了解放军122医院6名原医疗队成员重走沙畈,一起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时光荏苒,半个世纪历史回眸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诗画般的季节里,解放军原122医院部分战友,在婺城区委宣传部、卫健局组织下,重温45年前红色故地,所到之处横幅夺目,视频反复播放着一张张当年留下的珍贵照片,将我们带入到上世纪70年代的青春芳华……”解放军122医院医疗队成员朱江洪军医在日记中不无感慨地写道。

  20世纪70年代,为落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要求,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服务山村农民,保障人民健康,从1975年3月到1977年10月这段时间,解放军122医院共派出六批医疗队,驻扎在沙畈乡大山深处,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和培训当地赤脚医生,为山区百姓的健康作出突出贡献。如今医疗队成员中6名代表故地重游,回忆当年岁月,虽然现在整洁的医院工作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与当年艰苦的条件相比变化良多,但是不变的是医生们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使命。

  最后一批医疗队副队长眼科军医叶明秀回忆了当年大山深处的贫穷,那时周村有一户退伍军人家庭,养育了五个孩子,冬天只垫一床凉席,盖的仅一床四斤重部队发的被子。还有一个赤脚医生,过冬的粮食是藏在山洞里的一些地瓜,不幸地瓜被盗,只能靠大家资助度日。还记得有个小男孩,大冬天赤着脚,只穿一条单裤。

  令大家印象深刻的还包括当时的山村卫生环境,孙扬军医回忆了一件趣事:“我们在山脚村的那半年,也是和跳蚤、蚊子、老鼠斗智斗勇的半年。蚊帐是每个人的必需品,我们把吃的东西挂在房梁上,每晚都有‘梁上君子’光顾,后来大家想了个办法,在蚊帐里放个钩子,蚊帐软,老鼠上来也站不住,就没办法偷吃食物了。”刘建华军医应道:“我和王丽亚医生当时住在卫生院,有天晚上老鼠把我的蚊帐咬了个洞,钻了进来,吓得我一下子跳到地上。”

  谈起工作,许多军医更是有一番感慨:“我们在卫生院做手术,消毒条件很差,但是我们小心谨慎科学处理,基本上手术顺利,术后预后也好。”当年受条件所限,医院里就几间木结构土房,后来122医院援建了十二间平房,才有一间小小的手术室。

  穆世田军医是医疗队的副队长,当年三十岁的他正当医术和精力最好的时期,在他手上不知救治了多少山区病人,他饶有兴致地讲了一件晚上出诊之事:“有一天天快黑了,当地赤脚医生报告十余里外一小山村有一病人病情危急,我带上药箱立即随他出发,崎岖山路上照着手电,忽然山中跳出一只野鸡,吓得我心都跳到噪子眼了。看完病,给病人服下药,也就住在病人家,病人家属也特别放心并感激。”

  这次半个世纪后重走沙畈,许多老军医难掩激动之情,刘建华军医说:“一踏上这片土地,心情激动难以表达,尤其是看到当时工作过的医院、走过的老路、当地的村民,泪水总在眼里打转……”

  沙畈乡大山深处的风景也引得朱江洪军医深情回忆:“当年高儒公社大山里边也是风景如画,我们每天在溪水中刷牙洗脸洗衣服,竹筏漂流那也是经常看到的风景,可那时没有这份闲情雅致去欣赏。”

  青春无悔,难忘那些特别经历

  1975年3月,当解放军122医院首批医疗队一行18人来到周村卫生院,他们当时大多毕业于军医大学,20余岁,多数未成家。在这大山深处,从此有了这一群年轻军医忙碌的身影,有他们青春靓丽的笑脸和悦耳动听的歌声。

  军医田金陵说了一件自身经历:“我是第一批参加医疗队的,印象最深的就是1975年那场洪水,那天外面下大雨,晚上11点多在大队和队长赤脚医生开完会,回到住房刚睡下半个小时,就被队长赤脚医生叫起来,要求我们赶快转移。当时我们床下已进水,出来半个小时,我们爬到山上,房子倒了。”这场洪水,还冲毁了山脚和青草两座公路桥,致使这些医疗队队员每逢外出,都要走二十余里山路才能有车坐。

  当年刚二十岁的钱宁宁回忆道:“记得有次早上天下着蒙蒙细雨,陈教导员、王玲、方卓健和我徒步涉过卫生院门前这条小溪,去对岸山村巡诊。傍晚返回时,河水上涨,我们心中忐忑不安,走了十几里山路,人早已又饿又乏,强渡过河,心中也没底。这时来了公社人武部部长和干事,商量后,部长一只手拎着我腰间皮带,另一只手拎着方卓健的皮带,我手上拿着棍子,走在前面,人武部干事拉着陈教导员,王玲走在后面,下水后渐渐齐腰深,人走得摇摇晃晃,平时可爱的潺潺溪水,这一刻波浪汹涌,走到中间脚下一滑,我滑入水中,是部长牢牢抓住我,大呼:‘别慌张,用手中棍子撑起来。’他拼命拉我,我借力撑着棍子站起来,终于上岸,大家浑身湿透回到卫生院。”这段回忆录中惊险的一幕,实属幸运,当年,医疗队指导员潘党生就是因护送病员涉水抢渡而牺牲的,把他年轻的生命永远献给了沙畈这片大地。

  医疗队队员当时除了在医院工作,农忙季节,也还要去生产队参加义务劳动。当时周村村前沙滩造田、乌云“大战七亩畈”等生产活动,都有解放军122医院医疗队员搬土拉车的劳动身影,他们穿着军装劳动特别引人注目。叶明秀回忆:“我和施庆余队长、女同事孙屹华、张晓红(已逝)和老乡打成一片,定期参加生产劳动,这也是医疗队的任务之一。”

  钱宁宁还找到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几位穿军装的“农民”干得多专业多用劲,他们来自各个城市,过去也从未干过这种农活,但他们来到生产队社员中间,也是一把劳动的好手。休息时光,他们也没闲着,一起到小溪里洗衣,在河边拉手风琴、唱歌,一起到山脚下郊游等等。还有一张照片里,三位可爱的年轻女孩站在一块大礁石上,远处是五峰胜景,她们拉着手风琴,唱着歌,在那物质贫困生活艰苦的年代里,她们依然意气风发,快乐洒脱。

  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年医疗队成员也经常举办各种学习活动,学习当时革命形势,交流经验,学习新技术。虽然没有专业的教室,大家常常在医院里空地上、小树下相聚,但他们依然学得很专心,指导员也教得很认真,这也是他们在大山深处不断成长进步的阶梯。

  当年留下的这些黑白照片,大多是军医钱宁宁拍的,她回忆说:“当年我提干多发了一个月工资,就托上海华东物资站宋主任,用126元,买了一个海鸥牌照相机。现在看到我们这批医疗队留下的照片,满满的都是无悔的青葱岁月。”

  鱼水情深,军民共谱岁月之歌

  这次跨别近半个世纪的重访,穆世田军医的感触很深,他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百姓的热情欢迎,大家握着他的手嘘寒问暖,记得老军医,他感慨道:“40多年了,那里年纪大的村民还记得我们,太感动了。”在高儒会堂当年的赤脚医生培训地,穆世田记起了高儒村当年有个五六岁的孩子叫“小苟”,经常义务帮医疗队员找人、带路。穆世田说:“当时,义诊路上有了小苟的陪伴,也变得有趣起来。”据了解,小苟是廖秋苟的弟弟廖秋全,如今也已五十多岁了,在外地上班,医生们通过他的家人给他拨去了电话,共同回忆那段“忘年交”。

  刘建华军医说:“我记得在122医院放射科值班时,夜里急诊送来了一个炸伤的病人,拍片时发现他下肢血肉模糊,多处粉碎性骨折,这个病人当时由我们医疗队的人送来,治愈后他留在院务处后勤打杂,人热情勤快,与大家相处的不错,我们都亲昵的叫他老翘。”

  军医朱江洪补充说:“他因家境贫穷付不起医药费,后来病情稳定后,他主动要求留在122医院干活来弥补费用,他很热爱自已这份工作,现在不知他人在何方?”

  经多方问讯,军医们了解到老翘还健在,他是加兰村人,真名叫郑春根,现在跟儿子在遂昌打工。当年在周村卫生院工作的虞彩琴说:“老翘就是122医院医疗队救的,本来一条腿要截肢,后来通过医疗队保住了。”

  笔者在新建的“解放军122医院医疗队”微信群里,还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悠悠奶奶,你好!听说至今你和周村一山民仍有联系?真的很好,很不容易。”“悠悠奶奶”是现住无锡的军医张翠兰的网名,她与高儒村民李小招从相识以来连续来往已半个世纪。李小招当年才19岁,比张医生略小,李小招的弟弟李荣森说,之前父亲在122医院住院,是122医院医生精湛医技和张医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才尽快恢复健康,并得以在年前出院,高兴地回老家过年的。

  张翠兰医生说:“我是第二批医疗队的成员,当时经常下乡,老乡对我们非常关心,这样的情谊我永远不会忘记。”她还回忆说:“当时大家都很艰苦,我们吃饭要自己解决,李小招家经常给我们送地瓜和菜,我们真的好感动。”

  “每次上门问诊,村民都像家人般待我们。一进门,先给我们烧水、泡茶,再下两个红糖鸡蛋,吃完、休息后再看病。”讲到当年下乡义诊之事,第三批医疗队成员吴敏也赞叹起了当年山村百姓的热情。

  孙扬军医也多次回忆与当地百姓的来往,其中有几个细节让人感动:“记得我们来到山脚村那天是清明节,刚到村里就有热情的村民给我们端来了清明馃。”“山脚村很美,白沙溪绕着村子哗哗地流淌,河水非常清澈。我们洗衣服洗被单都到河边上。村里有个木匠姓刘,他给我们每人做了一个棒槌,在河边洗衣服时有了顺手的工具。没地方洗澡,村里的小姑娘晚上就带我们去河水转弯的地方去,我们第一次在野外洗澡都很害怕,小姑娘们就先跳下,在溪里游泳大家都很开心。”杨萍军医说:“村里有个脸上有着一对小酒窝,笑起来很甜的姑娘叫秋妹。她和我们非常亲热,经常跑我们住所,带些吃的东西送给我们。我们撤回时都感到依依不舍。”

  杨萍军医还回忆:“我们去巡诊就和老乡一起吃住,也就是在那时,我第一次吃到地瓜藤,南瓜花做的菜。虽然生活有点苦,但沙畈的山水、老乡可亲可爱,一切美好的记忆至今都深深的留在我们脑海里。”

  “记得李江晋下医疗队时,队里抽她回122医院办事,回山里时她可把一个月的津贴都买上小礼物,发给村上的小朋友,有小手帕、铅笔盒、糖果等等。”张翠兰军医回忆起了同事李江晋为山村孩子无私奉献的事,当时军医们的工资并不高,但心中装着穷苦的山村孩子,希望能给孩子们一份特别的欢乐。

  “医”路同行,新老医生共话传承

  当年,解放军122医院医疗队在山里特别培训了三十多位赤脚医生,穆世田说:“我们医疗队总有一天要走,要彻底改变山区缺医少药的状况,就必须培养当地的赤脚医生,提高他们的医技水平,这才是长久之道。”医疗队组织有教学经验的军医,在高儒会堂举办赤脚医生培训班。许多当地的农民从此走上了赤脚医生的道路,这些人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里,兢兢业业奋斗在乡村的卫生事业上,救治了山村的许多病人。在过去那生活艰难缺医少药的年月,正是这些乡村赤脚医生,第一时间紧急处治并尽力挽救病人,再送外面大医院救治,让他们重拾健康,重新看到人生的希望。

  解放军医疗队与当地赤脚医生既是师生也是同行,他们也常一起巡诊,孙扬军医说:“巡诊路上老包(山脚村赤脚医生),带我们在田边茶园帮助脚被锄头砍伤的社员清创敷药,其实他们尽管没有多少系统的医学基础理论,但很有临床处置经验以及有效的偏方土方,我们在下乡期间向他们也学习了不少经验。”由此可见,乡村赤脚医生在长期实践中,也有许多过硬的本领。

  当年解放军122医院为了改善周村卫生院的医疗条件,曾出资征用了约一亩土地,修建了12间平房,增添了一些设备,大大改善了当地的条件。现在,当年援建的平房已拆除,重新建设了三层医技楼,原木结构的院房也已在香港大业织造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炳麟偕夫人冯月娥女士资助下,建造了“德恩楼”,沙畈卫生院整体环境和条件有了很大提升。现沙畈卫生院有各科室医务人员17人,其中很多也像当年那些军医一样年轻,大山的公共卫生事业已后继有人。

  当天,解放军122医院医疗队六名老军医代表,与沙畈卫生院年轻医生们面对面站在一起,聆听老军医的谆谆教导,老军医穆世田勉励在场的沙畈年轻医生们说:“你们扎根山村,为这里的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都很了不起,希望你们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创出佳绩。”沙畈卫生院朱旭飞院长说:“沙畈卫生院现有四支家庭医生团队,每支团队定期为山区百姓送医送药,进一步把老前辈为山区服务的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老军医江洪事后感慨表达:“今天新老医务人员的相聚是传承更是展望。医路同行,愿沙畈的医疗卫生事业,明天更美好!”在场的人都很感动,一份伟大精神在此传承,深切希望年轻一代向老军医学习,提升技术,更好地为山区百姓服务!

  黑白图片由解放军122医院医疗队成员提供

责任编辑:郑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