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彭丽莎)老人们在溪边散步聊天,孩子们欢乐地在白茫茫的水雾中嬉戏,年轻人用视频直播推介家乡这条“脱胎换骨”的小溪……近日,婺城区雅畈镇芳田村的生态景观沟渠(氮磷生态拦截沟渠)惊艳亮相,宛如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
这条沟渠又称荷花溪,长约1公里,从安地水库发源,由南向北穿村而过,最后汇入武义江,是村内的重要水脉。然而多年来,该溪一直无人问津,水体颜色发黄、有异味,部分水系干枯,影响着村民们的正常生活和周边水系生态,整治迫在眉睫。
去年,区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了解到该情况后,立即把这一问题作为“三服务”重点对象之一,并联系了专家学者,为荷花溪“对症下药”。在实地走访中,专家们发现河道上游为村庄农田,种植了大量蔬菜,有机肥使用较多,下雨后,雨水将肥料中富余的氮磷带入到河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我们利用人工湿地和反硝化等技术,从防洪抗涝、截污纳管、景观提升三方面着手,用‘生态疗法’对沟渠整治提升。”浙江农林大学教师冯展介绍。今年9月,荷花溪实施了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项目,计划把荷花溪打造成全区首条生态景观渠道,真正实现“荷花溪上荷花开”的美好愿景。
据悉,该项目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整体角度出发,建设生态透水坝、曝气增氧等设施,营造复合式生态浮床、浅滩湿地、净水动植物等生态环境,通过底泥截留吸附、动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转化等多种途径促使氮磷等营养物质持留、吸收、固定或转移出排水沟渠,维持水体生态系统平衡。
如今,经过三个月的改造后,水清了,村也更美了。在此基础上,芳田村还在河道中增添了景观灯和雾森设备,进一步提升河道“颜值”。“荷花溪的水质一直是村庄发展的短板,现在水质变好了,村民们生活更舒适了,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芳田村党支部书记徐康献说道。
“天蓝、地绿、水净,现在我们村真是大变样。”看着眼前这一幅和谐美丽的新农村画卷,村民方建忠说,自荷花溪完成改造提升以后,他便养成了一个新的习惯,那就是晚饭后必定去溪边走一走,和邻里互诉家长里短,憧憬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