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苑)日前,在婺城区塔石乡,由婺城区老年体协组织的为期三天的柔力球培训圆满落幕。80多名柔力球运动爱好者在婺城区老年体协柔力球分会的专业指导下,寻味生态乡村,探索健身体育,也为大美婺城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塔石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民宿舒适,果蔬可口。山里甜糯的麻糍,柔韧的千张,醇香的豆腐,喷香的腊肉,还有原汁原味的梅干菜、腌咸菜、酱萝卜……参加培训的队员们提着大包小袋的土特产回到了市区,也将山乡的美食美景带给了身边的亲朋好友。据悉。培训三日,这期不足百人的培训活动为塔石乡创造了近3万元的农民增收。
在婺城区,像这样通过文体活动拉动乡村振兴的例子不胜枚举。自今年年初以来,仅婺城区老年体协就开展文体下乡活动10场,举办培训活动5场。他们走进沙畈银坑革命老区、竹马乡下张家茶花村、雅畈婺窑小镇、长山乡人文古村、琅琊镇生态长廊……规范体育协会及社团管理,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并以此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以强大的辐射力拉动乡村振兴,这样的“婺城模式”已然遍地开花。
据悉,目前,婺城全区己成立各类体育社会组织21个,4个协会被评为3A社团。全区18个乡镇(街道)成立了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体总分会,积极推动体育总会工作网络向乡镇(街道)延伸。建有晨晚练点508个,社会体育指导员2550人,每千人拥有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3.14人以上。全区基本形成了体制顺畅、责任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区、乡(镇)、村(社区)三级群众体育服务体系。
在此基础上,婺城区创新形式跨界融合,以“体育+”助推乡村经济振兴。婺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加快体育与旅游、健康、文化、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截至目前,婺城区已有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入库赛事1个、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1个、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2个、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库入库项目10个、金华市“体育+”特色村(居)8个、金华市体育产业(运动休闲)基地4个、金华市体育产业(运动休闲)示范基地15个。
近年来,婺城区围绕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依托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山水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品牌赛事,促进体旅有效融合,带动绿色经济发展。连续几届中国金华山水四项公开赛采用“体育+旅游+美食”办赛模式,吸引来自国内外大量运动员参加比赛,海量观众到场观看,农产品销售一路走高。另外,莘畈、竹马、安地等依托本乡镇资源优势,分别举办生态毅行、中国门球冠军赛总决赛、马拉松等特色体育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加持。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