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晓芬、通讯员鄢子琛) “现在我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买的食品有安全问题了。”11月24日上午,家住琅琊集镇的徐女士拿来了从菜市场刚买回来的鲫鱼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整个检测过程不到20分钟。这是婺城区食品安全便民快检站琅琊镇便民服务点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采用食品安全快检车进行,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检测的食品安全涵盖面较窄且全年上门检测的次数有限。”琅琊镇政府负责人表示,村民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期待能早日建成食品安全快检站,让他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心。该镇积极深化“三服务”2.0版,聚焦用力补齐民生短板,回应群众期盼。在与上级市场监管部门沟通对接后,完成了食品安全快检站从选址、装修到建成投用的全过程,打通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婺城区食品安全便民快检站琅琊镇便民服务点配备了专业化的检测仪器,可以检测新鲜蔬菜、瓜果中的农药残留,豆制品中的硼砂、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等是否超标,村民可以自带食品上门进行免费检测。此外,该镇还加大对进入集镇农贸市场食品的抽检力度,把牢食品安全“准入关”,为辖区群众撑起食品安全“防护伞”。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便民快检站建设工程不仅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也是婺城区市场监管领域数字化改革的进一步探索。通过搭建联网联动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体系,通过智能快检仪设备分析市场农产品各项安全指标并同步公开公示,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标准化透明化。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