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金权)“这个共享法庭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工作,减少了来回的时间,同时通过司法确认的形式,也减少了我们和当事人的诉讼费、律师费这些成本。”近日,在宁波银行金华分行“共享法庭”里,刚参加完网络庭审的银行工作人员冯骏安说道。
据愁,于某在2019年5月向宁波银行金华分行申请了信用卡额度20万元的信用卡,授信期限五年,从今年5月开始逾期,后续陆续还款4万余元,宁波银行金华分行催讨无果,便将于某诉至婺城区人民法院。
传统模式下,该类信用卡纠纷均是在法院法庭内开庭审理,因考虑到于某对进法院一事有抵触情绪,经过沟通,法院决定采用线上“共享法庭”审理。庭审期间,法官胡曼在法庭通过视频连线原告和被告3人。通过网络这种形式,当事双方情绪明显放松了很多,经过半个小时的调解,双方当事人便达成一致,签署了调解协议。
“本期案件用传统的方式应该在本院进行开庭审理,但考虑到本案的被告抵触情绪比较大,所以我们今天选择了线上利用金融‘共享法庭’进行审理,从整个庭审的过程来看,被告的心态更放松,调解意愿更强烈,自动履行的意愿也很强烈,整个庭审的调解过程很顺利。”婺城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刘爱军介绍,这样的效果正是得益于“共享法庭”审理模式。
据了解,“共享法庭”是婺城法院推进数字化改革,结合法院的工作实际情况,推出的一项线上司法便民措施。“共享法庭”依托法官进网格、进社区为切入点,以“浙江移动微法院”“浙江解纷码”等网络应用平台,实现法官与当事人在线上沟通交流互动,实现法律咨询、立案、委托送达、调解、审判等基本功能,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规范、便捷的司法服务。
目前,婺城法院已完成100家“共享法庭”的挂牌安装,接下来将逐步在辖区内26个乡镇(街道)426个社区行政村设置“共享法庭”点位,为基层群众全面提供法律咨询、集中授课、调处纠纷、司法确认等司法服务,真正将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