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傅伟炎、通讯员张允硕
栉风沐雨又五载,春华秋实满庭芳!
对婺城来说,五年,既是一个时空维度,更是一次发展跃迁。
这五年来,婺城工业经济提速向好,规上工业企业数达216家,2017-2021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952.2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91.75亿元。2021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42.5亿元,是2016年的1.62倍,规上工业增加值48.5亿元,是2016年的1.61倍。对外贸易不断发展,预计2021年全年婺城区累计进出口总额为60.6亿元,比2016年增长63.03%,其中,出口总额59亿元,比2016年增长68.28%。
这五年来,婺城培育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6家、市隐形冠军企业3家,市隐形冠军培育企业3家,小升规150家,通过省级认定小微园14个……
一串串亮丽的数据,无不展示着婺城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这五年,婺城区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抓项目、促转型、调结构、增动能、强服务”,推进供给侧改革,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厚植主导产业优势,画出一道工业转型跃迁发展的“微笑曲线”。
“三服务”用心用情
托举起企业“稳稳的幸福”
车间里生产线马力全开,厂区外一辆辆货车等着装运产品,时至年末,位于临江工业园区的浙江精工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好势头。今年,尽管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和疫情形势交织叠加,但该企业凭借品质过硬的产品,巩固了欧美老客户,开辟了内销新渠道,产销逆势上扬,走出了一条漂亮的上升线。
该公司总经理段志刚说:“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得益于婺城区政府部门主动上门开展‘三服务’,使我们克服疫情、数字化改造等诸多困难,产能不降反升,今年接下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6月份。”
在婺城,深入企业开展“三服务”,是雷打不动的常规动作。今年,婺城区在总结提升“三服务”工作基础上,开展了“三服务·婺城家服务”优+提升工程,推进服务大提速。607名驻企服务员为全区576家重点企业、19个园区(商圈)解决企业员工子女入学、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等问题2906个。
依托数字赋能,实现服务大升级。借力数字化改革东风,建立企业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以区级企业管理总平台为核心,打造“亩均论英雄”系统、企业“三服务”系统、企业运行监测系统等8套业务系统,有效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提升企业管理与服务效果。在窗口事项办理工作方面,过去5年来,总计办理技术改造项目343件,办理技术改造项目变更79件,2021年110件,是2016年30家的3.67倍。2018-2020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事项共办理143家,2021对外贸易预计办理51家。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为此,婺城区创新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在应急周转金层面,扩大规模至3亿元,加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共为企业转贷185笔,资金7亿余元,受益97家企业。同时设立“金融超市”,为企业提供融资、理财等方面的个性化金融服务。
新旧动能转换 产业平台舞动经济“龙头”
走进位于飞扬小镇的金华氢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几条自动化生产线在运行,安装在生产线顶端的机器人手臂快速运转。
就在前不久,婺城开通全市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10辆氢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这些公交车搭载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正是由氢途科技研发、设计生产的。该公司工程师胡辉说,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这是金华氢途重点突破的方向。正因如此,从去年7月落户飞扬小镇,到今年3月年产2万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一期建成投产,氢途科技只用了8个月。
“申琦冲压机床、牧野加工中心、智能激光切割机,在业内都是最先进的。其他工厂需要20分钟才能完成的工序,这里只要一分钟。”飞扬小镇万里扬智能制造项目部负责人徐孝华介绍,从立项之初,万里扬就致力于把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打造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目前,万里扬正在飞扬小镇引入产业链上下游的国内外合作伙伴,把零部件自产率提高到80%~85%。
5天完成土地报批,20天项目供地,68天开工建设,80天从无到有,完成供地223亩,飞扬智能制造小镇跑出了“婺城新速度”,开创了婺城区重大产业项目、省市县长项目的先河。飞扬小镇“横空出世”,让婺城终于拥有了高能级产业新平台。眼下的飞扬小镇,横四路工程基本完工,小镇客厅即将启用。一边,康灵电器和万里扬并肩而立,厂区内生产繁忙;另一边,今飞摩托车轮毂智能制造项目已经完工。很难想象,仅仅在2年前,这片总规划面积4.38平方公里的区域还是一块荒芜的空地。
“飞扬小镇项目将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起点,相当于再造一个‘梦工厂’。”今飞控股集团飞扬小镇项目管理人员陈行山介绍,对标“未来工厂”,今飞智造摩轮有限公司建成装备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工艺数字化的数字化工厂,目标客户定位哈雷戴维森、宝马、杜卡迪等全球顶尖品牌。今年前三季度,今飞集团在婺城区实现工业产值比同期增长38.73%。
推动万亩工业平台高质量发展,更是为婺城经济赶超争先积蓄力量。临江工业园区集聚了79家规上企业,是婺城发展工业经济的主平台、主战场。
近年来,婺城围绕传统制造业转型提升发展,走出一条“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跃迁之路。从两年前工业用地流拍,到如今一地难求;从原来增长滞胀,到如今每年增长超20%;从原来缺大项目支撑,到如今超大型投资项目纷至沓来。其间,婺城区推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平台容积率提升、低效用地出清与改造“三大招”。当前临江工业平台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工业总产值有望实现新突破。
变局中开新局 合力兴工经济稳走向好
走进万里扬新厂区数字化车间,偌大的生产车间科技感满满,一排排智能化生产线马力全开,一台台变速器正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下线。
从一家落户白龙桥洞溪工业区的小作坊式工厂起步,26年来,万里扬筚路蓝缕、创新创业,已经发展成为集商用车变速器、乘用车变速器、汽车内饰件及其他业务模块为一体的大型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变速器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万里扬蝶变,正是婺城工业经济稳中求进、转型提升发展的缩影。众所周知,婺城区工业起步较迟,基础偏弱,在2001年,全年工业产值不足52亿元,规上企业总数也只有20多家。经过这些年合力强工和扶企引企政策的实施,截至目前已有规上企业216多家,实现工业产值近226亿元,比2001年时增长了近6倍。同时,婺城还培育了40余家亿元“小巨人企业”,汽摩配、五金工量具、医药、建材等主导产业在全区经济格局中的版图进一步刷新。
近年来,虽然受到疫情和复杂国际经济环境等影响,但婺城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态势是好的,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和积极变化:如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所缓解、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持续上扬等。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成了广大企业的共识,万里扬、欧仑科技、开创电气等工业企业通过积极调整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附加值产品,工业生产仍保持稳步增长。此外,随着飞扬小镇以及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加快开发建设,一批新建、续建工业项目的陆续开工,新投产的企业逐渐增多,未来将逐步产生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婺城在保持工业经济“稳走向好”的同时,在战术上采取“稳中求进”的措施,以有效应对挑战,更为抢抓机遇做好准备。近年来,婺城区打出了“四破”整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机器换人、两化融合和数字化改造等一系列转型升级“组合拳”,加快清闲促产、腾笼换鸟步伐,为企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