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邱琪)近日,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乾西中队制止了辖区内两名男子使用捕鱼网在金华江水面上非法捕鱼行为,要求两名男子立即上岸并在现场查获违规渔具若干,将当事人带回中队立案处理。“以前因乡镇(街道)没有相关执法权,类似以上违法行为‘看得见、管不着’。”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专班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婺城探索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来,重新整合执法力量,推进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让“想管却管不好,想治却治不好”的难题迎刃而解。
婺城区是浙江首个市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去年以来,婺城区聚焦构建“综合执法+专业执法+联合执法”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以“整体智治”理念为指引,强化省市县联动,落实统筹协调和改革保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集成高效、数字赋能”的行政执法整体智治新形态。
跨部门跨领域多头多层重复执法,监管、处罚职责边界不清,末端执法被动、执法效率不高,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限捉襟见肘等,是过去行政执法中的突出问题。婺城区率先在改革中打破部门、乡镇(街道)“条”“块”分割的界限,聚焦职能整合,重新明晰权责边界。目前,市区24个部门行政执法事项整合纳入综合执法范围,综合执法事项从488项增加到2117项。
在下放行政执法权的同时,婺城区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下沉执法队员,重新布局执法力量。改革后市区执法队伍从15支减少到5支,85%以上综合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全力打造“职能更清晰、队伍更精简、协同更高效、机制更健全、监督更全面”行政执法新格局。
改革赋予了基层更大执法权,如何在事项大增的情况下提升执法效率,增强基层治理效能?
来到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城中中队,记者看到,按照“大数据+物联网”“大数据+网格化”理念,经过迭代升级,综合执法指挥系统内置了建设综合管理、指挥调度、集成智办、执法办案、监督评价等5大模块和垃圾分类、防违控违平台等多个特色多跨协同场景应用,实现“信息一网归集、人员一网调度、事件一网统管、执法一网智办、监督一网覆盖”等功能。该系统还联通了“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数字城管”“随手拍”小程序,最大程度保证了问题第一时间发现、诉求第一时间回应、案件第一时间处理。此外,区纪委监督平台也已接入,对综合行政相关案件处理,全流程监督。
执法是考量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初心”,是提升执法效能,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眼下,婺城区坚持系统集成、高效联动、整体智治,突出行政执法体制“再深化”、行政执法架构“大综合”、行政执法机制“一体化”,聚焦职能整合、队伍精简、执法规范、效能提升的目标导向,着力破解县域行政执法体制不顺、职责不清、协同不畅、乡镇(街道)权责不对等问题,扎实推进行政执法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探索打造市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新样板。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