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晓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流调人员常常被形容为“病毒捕手”:他们如鹰一般敏锐迅速,抽丝剥茧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黄清湘就是这样一位流调员。作为婺城区疾控中心流调组组长,她有五年以上传染病防控经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黄清湘和其他27名流调队员一起承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坚守在抗疫一线。
“近日,有来自中高风险区的人员在婺城区内活动,请立即进行排查!”日前,接到临时指令后,黄清湘与其他队员立即响应,短短20分钟内,便全部集结完毕。
在开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之后,流调人员协同公安、大数据发展中心、属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等力量,明确了相关小区、副食店、医院等多个重点调查场所,并立即分成4支队伍,前往调查。
密接人员活动范围大,且很难清晰地记起自己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还原”其行动轨迹并非易事。随后,黄清湘与队员们通过当面询问、电话沟通、调看影像资料、查看书面资料等多种形式,在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将密接人员活动过程梳理清晰,并在2个小时内出具了一份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每一个细节都要追溯,并逐一核实。”黄清湘告诉记者,为确保所有人员不漏管、不失管、不脱管,在摸清全部情况后,他们又对收集到的信息重新查验。并于次日凌晨进行现场研判,结束流调工作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完善流调报告,并将情况汇总给相关人员。
“每一次流调都必须又快又准,加速‘跑赢’病毒,才能‘围追堵截’,切断疫情传播链条。”黄清湘说,流调人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摸清患者或者密接人员的暴露史、接触人群、生活和行动轨迹等,要在错综复杂的疫情传播“迷局”中寻踪觅源。
因为流调工作随时会启动,所以时常会顾不上家里。“女儿虽然才20个月,但是她很懂事,知道爸妈要去工作。”提起女儿,黄清湘的眼眶有些微红。她说,丈夫是一名警察,奋战于防疫一线很少回家,而自己也经常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是在疫情面前,她没办法顾及这么多。“尽快切断传播链,杜绝疫情传播,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时间跟家人相聚。”黄清湘说。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