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彭丽莎、摄影陈俊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近年来,婺城区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打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婺城”。
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百姓幸福看得见
在金华五中成美校区,崭新的教学楼巍然耸立,清脆的读书声铿锵有力,操场上洋溢着满满的青春活力。金华五中成美校区作为金华五中教育集团之下两个“平行校区”之一,它以统一领导班子、统一教师调配、统一教学要求、统一管理体制、统一校园文化为管理模式。2021年9月,该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迎来了首批12个班近500名学生。五个月的学习生活里,教学优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孩子和家长们最大的感受。
金华五中成美校区的投用是近年来婺城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结出的硕果之一。过去五年,全区实施28个教育拉长板项目,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3万个,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等,教育金名片持续擦亮。未来,婺城将继续实施教育强基行动,新建、扩建12所中小学和15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8万个以上,同时,还将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名师孵化行动,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城乡教育、“双减”落地、名师培养等。
在教育事业大踏步向前的同时,婺城医疗事业发展也从未停下步伐。
眼下,区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施工现场依旧忙碌,项目处于收尾阶段。同时,连同婺城区中医院建设项目、金华市婺城区康复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在内的3个医疗项目已全面开工,总投资近13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床位1200余张,让婺城的医疗资源越来越充足。
过去五年,婺城实施5大卫生补短板项目,区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区中医院、妇保院开工建设,省级卫生健康促进区通过验收,“15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未来,婺城还将新增二甲以上医院3家,确保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乡。
与此同时,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婺城将围绕退役军人、新就业人员、老年人等群众,因群施策,健全住房、就业、养老等体系,新增就业5万人,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7100套以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年标准达到13500元,持续将一件又一件的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社会治理不断提升
平安建设摸得着
“感谢矛调中心老娘舅,帮助我们拿回这笔拖欠的工资,让我们可以安安心心地过个好年!”近日,在婺城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贵州籍外来务工人员李先生激动地感谢区矛调中心“老娘舅”团队,解决了困扰他们数月的劳资纠纷。
群众利益无小事。近年来,婺城区通过启动民情民访代办服务工作,成立了一支支代办员队伍,并积极推进乡镇矛调中心与民情民访代办站的深度融合,把群众工作和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延伸到了最需要的地方,第一时间就地快速有效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形成了“群众点单、干部代跑”的民情民访代办新格局。
如果代办员是婺城百姓平安和谐的“守护者”,那么,“网格法官”便是公平正义“守望者”。
去年,区委政法委联合区法院在18个乡镇(街道)派驻了61名员额法官,通过“周联系、月驻站、季排查”等方式,主动为基层治理提供精准法律指导和服务,把司法力量融入到网格中。
据了解,“网格法官”前往社区后,可以就地问案,使原本针锋相对的矛盾能够及时化解,不仅节省了司法资源,也取得了较好的调解效果。除了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网格法官还深入基层普法,面向网格员和群众开展法律授课、提供法律咨询,引导大家学法、懂法、用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人文温度和法律的公平正义。
回首过去五年,婺城以“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为抓手,深入推进“平安婺城”建设,着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解决群众身边小事、提升基层治理能力,2020年荣获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连续十六年被评为省级平安区,2021年成功实现平安“十六连创”,平安指数一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稳固的平安建设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未来,婺城将在构建大平安新格局、依法治区新格局、基层治理新格局等方面持续发力,守住平安底线,坚守公平正义,维护一方和谐稳定,打造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环境,让婺城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创富工程稳步推进
下山脱贫富得起
山区、库区的村民,如何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增收致富,一直是婺城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
回望过去五年,婺城大力实施异地搬迁工程,来自沙畈、塔石、莘畈、箬阳、安地、琅琊6个乡镇共计1万多名村民陆续搬出,分别定居在乾西、蒋堂等移民新村。如今,村民们就业机会增多,居住环境改善,教育医疗资源丰富,彻底告别过去“就业难、看病难、出行难”的生活。
同时,2020年,为统筹保护与发展,带动山区群众共同富裕,婺城组建了实体化运作的下山安居创富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专班化协调推进新一轮的“下山安居创富工程”。“十四五”期间,全区计划搬迁群众1万人。
那么,婺城将如何进一步加大搬迁规模、加快搬迁速度,确保村民生活实现“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
下山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村民有所居。当下,随着蒋堂移民新村(二期)建设工程项目逐步落地,白龙桥移民安置一期项目正在谋划中。据悉,该项目将于2024年建成使用,之后还将谋划启动白龙桥二期、琅琊等移民安置项目。
在保证移民住所优而惠的基础上,婺城将为移民小区配套经营性用房2000平方米以上,新建公立幼儿园、社区服务活动中心等设施,为移民提供就业岗位4000人以上。除此之外,婺城区还将通过实施技能培训扶持、来料加工点建设等工作,保证村民物质和精神双重富有,帮助他们快速融入新生活。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