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晓芬、通讯员朱倩)近日,婺城区琅琊镇中心小学的草莓种植基地里,长出了一颗颗鲜红的草莓,甚是可爱。
去年,琅琊镇中心小学的科学老师们组织六年级学生,利用拓展课的时间,以项目化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丰富学校生活。
走进草莓种植基地,只见里面一改传统的“地培模式”,采用的是无土栽培中的气雾栽培技术。两块泡沫板组合成一个三角形的结构,两侧封闭,模拟根系生长需要的黑暗环境。泡沫板上排列着一个个孔,用来放植株。为了让每株草莓都能充分享受阳光,孩子们采用隔空种植的方式,没有种植的地方用黑色胶带进行封闭。“利用人工创造的根系小环境替代自然土壤环境,配合科学、自动化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定时定量地给植物的根喷灌营养液,使作物最大程度地发挥生产潜力。”科学教师叶琳说。
在草莓种植过程中,通过专家的指导,孩子们解决了营养液的配制问题,并化身为勤劳的“小蜜蜂”,给草莓花传粉。“那段时间都是阴雨天气,没有蜜蜂、蝴蝶等昆虫来帮忙传粉。因此,孩子们就想到了人工授粉。”叶琳告诉记者。
如今,孩子们期待已久的草莓终于成熟了,孩子们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
“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劳动教育,不仅满足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赋能。”琅琊镇中心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