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汪胜、实习生吴铮誉
立春后的婺城,暖意融融,春意渐浓。
走进婺城区新狮街道柳湖花园社区,一阵浓浓的喜庆气氛扑面而来。在柳湖花园小区广场,热闹非凡。大家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球,有的在健身,有的沿着湖边散步。
小区绿化在春雨绵绵中绽放活力,鲜艳翠绿,让人格外欣喜。
柳湖花园社区居委会就在小区里,对这里的社区工作者而言,他们与小区居民的距离更是亲密无间。实事办理、便民服务、矛盾调解、嘘寒问暖……社区干部始终把居民的冷暖放在心上,立足于民,服务于心,把社区打造成一个温暖的“家”,让每一位居住在此的居民感到幸福。
连日来,记者蹲点社区,跟随社区党委书记陈琦,体验社区工作日常,探索社区的治理密码。
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飞线治理的智慧
采访的第一站,记者跟随陈琦来到柳湖花园社区辖区的北山路小区。经过老旧小区改造,这里已是旧貌换新颜。陈琦笑着说,以前这里可不是这样的。
北山路小区共有一百多户居民,而“飞”到楼下附房充电的电线却有六七十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治理北山路小区的飞线难题,我们下了不少功夫,这多亏了大家的努力和居民们的配合。”陈琦说。
安全事大,飞线必须处理。但居民充电又是需求,这个矛盾怎么解决?陈琦在社区多次组织召开党员会议协商,大家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安装充电桩;二是预埋管道,自筹牵线。两种方案都有利有弊,安装充电桩损坏率高,可能会出现故障。预埋管道则需要每户人家分摊费用。
哪一种方法好?有事大家一起来商量。“首要的是征求居民的意见,楼道长汪阿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陈琦说。汪阿姨是一名68岁的老党员,做起事来却毫不含糊,不仅挨家挨户做居民思想工作,还帮着一起预埋管道。在社区的发动下,汪阿姨和小区志愿者、热心居民、其他党员等一起挨家挨户征求意见。最终,自筹牵线的方案获得了居民的支持。
在陈琦的引领下,社区迅速展开行动,进行方案预算、资金筹集、找专业电工……飞线整治行动正式开始。当时,恰逢小区改造破路,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地面开槽和打洞两种方式,从各家分户开关引出电线,将电线埋进管道,接入各自电表箱,为附房供电。
前后仅两周时间,空中的“蜘蛛网式”飞线彻底得到清除,为居民提供了安全保障。整治飞线的成功经验同样为社区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板”,解决方案在商量中不断优化,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如今,“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已然成为柳湖花园社区处理问题、调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一剂良方”。
“移动药房”进社区,家门口有了“小型医院”
两年多前,陈琦依稀记得,那天,她和社区干部和微网格志愿者定期上门走访看望独居老人,在88岁高龄的徐梅英家里,老人说:“年纪大了,出行不方便,患了多年的慢性病,但是医院一次性不会配很多药,经常往返医院是一件很糟心的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琦心想,整个社区居住的老人有两千多人,柳湖花园小区就有一千多人,像徐阿姨这样上了年纪又是独居的有很多,如果老人们有需求,何不建一个移动药房呢?她和社区干部商量,当即通过微网格征询意见,需要定期去医院配药的老人不在少数,但由于距离远或行动不便,看病取药成了一大“烦心事”。
了解到大家的需求后,社区邀请新狮街道卫生院召开专题对接会,经过协调后商定:由卫生院组织医疗团队,将医疗设备搬进社区服务中心“爱心厅”,定期开展坐诊配药服务,就这样,全市首家“移动药房进社区”诞生了,爱心厅也成了“家门口的小型医院”。
从2020年至今,在社区的牵头下,新狮街道卫生院的“移动药房”进社区、配药送上门已成为常态化服务,让广大居民享受到了便利和实惠,在家门口甚至家里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感谢社区有这个服务,我看病方便多了。”采访当天,已是90岁的徐梅英说。徐梅英患有三种疾病,自从“移动药房”进社区后,医护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像徐梅英这样的高龄老人在家里就能看病配药,真正实现零距离就医。
陈琦介绍,社区平时和卫生院联系密切,医护团队每月都会带着“移动药房”来到社区坐诊,居民只要带上社保卡,就能轻松实现家门口开方买药。仔细询问身体状况、给出合理化建议、耐心讲解用药知识……在现场,医生们的贴心服务得到了居民一致的称赞和肯定。
“移动药房”进社区,家门口有了“小型医院”
“民生网”满足便民需要,打造社区“一家亲”
“生活在这里我感到很幸福,社区党委、居委会针对我们的需求建设运动设施、开辟活动场所、开展志愿服务……只要我们有需求有困难,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在柳湖花园小区居住的居民深有感触。
近年来,柳湖花园社区从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着力打造“和美六厅”主阵地,即和美便民厅: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目标,实行“一站式”服务;和美民情厅:一站式收集讨论民情诉求,解决居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和美健身厅:内设乒乓球桌、扭腰器、跑步机等健身设施,满足不同群众不同类型的健身需求;和美阳光厅:有丰富多样的儿童书籍,游乐玩具,以满足未成年人及亲子活动需求;和美生活厅: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红色宣讲教育的重要场所;和美爱心厅:包含康复中心、棋牌室和阅览室,面向特定群体定期开展义诊、健康卫生知识讲座等爱心服务。
完善的“民生网”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真正把社区打造成为居民的“家”,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如今,柳湖花园社区作为婺城区首个整合提升类未来社区创建项目,正围绕“想百姓所想、尽未来所望”这条主线,推动数字社会多跨应用场景落地实施,开展了一系列数字化建设。
目前,该社区已形成“微网格”管理体系,建成智慧管理指挥中心,并已实现十个系统的AR实景对接,依托智慧钉办、信义居系统、一站式自助服务终端、智慧社区指挥中心等实现了数字化治理的初级目标。一幅“幸福婺城”的画卷也正在徐徐铺展。
记者 手记
“生活在这里很幸福!”采访中,社区居民对暖心服务赞不绝口。暖心的移动药房、零距离的便民服务……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组织,在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是服务社区居民群众的专业力量。在推动社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用实际行动满足居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才能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柳湖花园社区是较为典型的老年人社区。这些年,社区本着以群众为本,把便民服务、党的政策送到居民家中。服务老百姓永远在路上,贴心服务彰显城市胸怀,我们要从居民需求出发,倾听大家的心声,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社区成为大家的“家”。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