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蔡君楠)“这里就是金店村2号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去年,我们对这里进行了提升改造,现在这个终端污水处理能力有很大提升,改造过程中我们还将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建设了游步道、凉亭,打造‘花园式’污水处理终端……”3月11日,金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服务团”首次例会在婺城召开,婺城区住建局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雷晶向来自全市各地的农村污水治理专家介绍了婺城农村污水治理的经验做法。
据了解,自开展“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以来,金华市组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专家“服务团”。该服务团由全市相关部门、农村污水治理专家、部分企业代表等组成,将对全市各乡镇(街道)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计、建设、验收等方面提供帮助,为各地解决专业问题,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并在服务、指导过程中,积极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宣传工作。
现场会上,“服务团”的专家们先后前往罗店镇放生塘村3号、唐村1号、竹马乡金店村2号、白龙桥镇天姆山等农村污水处理终端,对各终端的建设、运维、设计等情况进行现场实地查看。在走访过程中,专家团的成员们纷纷点赞“婺城做法”,也对各终端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意见建议。
“现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普遍是在五、六年前,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设施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需求,特别是在春节、国庆等传统节假日期间,大量城市人口回到农村,伴随而来的就是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为此,要在前段建设调节池,留出‘预留量’。”杭州某环保公司技术负责人韦星任提出,在农村污水处理终端提升改造设计时,必须摸清各村底细,在合理、经济、必要的基础上,增加调节池的设计,对污水水量进行缓冲处理,确保污水处理终端正常运行。
对于红薯粉、酿酒酒糟等农产品废水的治理,义乌市水处理公司负责人季诚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给出了建议:可以修建专门处理农产品废水的蓄水池,用吸污车运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同时,要求农产品加工作坊建造预处理设施,对于违规偷排行为,执法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