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自然,人杰地灵。婺城区长山乡地处浙中丘陵盆地,离金华市区约15公里,境内植被丰富,山塘、水库广布,桐溪、石道溪等水系自南到北穿过长山,汇入婺江,共同绘就了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画卷。同时,长山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古村落、历史遗址、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塑造了长山乡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
近日,记者游访了长山一、二、三、四村。长山村历史悠久,其建村时间已无从查证,但据说已有约2000年的历史。行走在村中,其间流水潺潺、蜿蜒曲折,两岸房舍俨然、古樟蔽日,古桥、牌坊、老街、古樟……犹如从古“穿越”而来,又与古村融为一体,韵味十足。
游访长山村,定是绕不开桐溪,漫步于溪边的石板路走,时不时可以看见溪边有村民,有的在溪边洗衣、择菜,有的坐在长椅上休憩,有的倚在石栏上凝望……一幕幕的水乡诗意生活。有溪的地方必然有桥,古谢宅桥便横跨在桐溪之上。它曾是村中的主要桥梁,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长13.7米,宽约1.8米,为二孔石桥,中央桥墩有分水石。古谢宅桥曾被洪水冲垮,后由村人出资重建,前后经多次维修,但依稀可见当年长虹卧波之气势。
在古谢宅桥的西岸立着一块牌坊——长山旌节牌坊。原被农舍包围,现农舍已被拆除,牌坊周围已是一块空地,其结构、字迹都还完整清晰。长山旌节牌坊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东西向,四柱五楼歇山顶石构建筑。通面阔5.3米,通高约7.8米。牌坊嵌有“圣旨”“旌节”等字样,正脊中间置一葫芦状饰物,两侧饰有龙嘴鱼尾纹,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2004年公布为金华市文物保护点。
而另一处古迹,记者经当地人的多次指点,几经周折,在伏龙山麓找到了何氏旌节牌坊。据当地人介绍,何氏旌节牌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为故儒徐星南之妻何氏而立。相传徐星南妻子何氏二十九岁时丧夫,不曾改嫁,含辛茹苦拉扯儿女长大成人,何氏的事迹感动世人,并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建造旌节牌坊。该牌坊全部采用青石雕刻砌筑而成,雕有大量人物、禽兽、花草等图案,技法纯熟、造型美观,是长山乡保存最完整的石牌坊,2004年公布为金华市文物保护点。
除了这些古迹,长山古村落还有麦磨头石井、平畴一览亭、伏龙殿等古迹,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长山乡充分利用历史古迹,保护优先、突出特色、普惠群众,不断挖掘人文资源,并发挥地域自然禀赋,科学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旅游,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记者蔡君楠)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