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深藏密林丛中的余仓瀑布人气高涨,前来避暑纳凉的游客一波接着一波;另一边,岱上高山蔬菜种植基地迎来了大丰收,每天清晨,上万斤绿色有机蔬菜从这里运往各大批发市场……
余仓岱上村是塔石乡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由原余仓村、岱上村合并而成,多年来村民一直过着靠山吃山的日子。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区位交通、基础设施都不占优势的小山村,这些年却另辟蹊径,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村、旅游村。
余仓自然村是省3A级景区,村里土墙黑瓦,古木参天,终年云雾缭绕,加上飞流的瀑布,触指可及的清凉,让人们在炎热的高温天,对它特别向往。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在村里经营民宿、农家乐生意的董海林忙得很是欢喜,每天来店里品尝农家菜的游客络绎不绝,特色民宿更是一房难求,客房预定至少需要提前一周以上。
“夏天来这儿游玩,真是一件极享受的事!”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让游客张女士由衷赞叹。美好的生态环境为余仓生态休闲、民宿农家乐等产业的发展导入了巨大流量,让村民们尝到了旅游开发的甜头。
董海林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年民宿、农家乐的收入至少有四五十万元,旅游人气的集聚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每年助农增收20万元以上。”
在余仓游持续“引流”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岱上高山蔬菜“走出去”的道路也越走越宽。眼下正值当季蔬菜丰收时节,近百亩的蔬菜大棚里挂满了一串串长势喜人的番茄、黄瓜,种植户们起早采摘果实,忙碌的身影里藏不住收获的喜悦。
“我们的高山蔬菜口感好、品质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傅文源种植蔬菜已有20多年,他告诉记者,岱上家家户户都种高山蔬菜,全村年产量超100万斤,年销售额近300万元,小小的蔬菜产业经过多年经营,已然成为村民增收创富的大产业。
一个村,两个致富产业,成为上千百姓撬动幸福的支点。眼下,一条连接余仓、岱上两大幸福产业的“共富路”正在加速修建,道路全长2.6公里,目前正在进行路面平整作业,预计年内可完工通车。
“余仓、岱上虽属一个行政村,通行却较为不便,绕路通行至少需要20分钟车程,这也正是制约着两个优势产业相互借势借力的最大障碍。”余仓岱上村党支部书记刘正官介绍。
据悉,该道路畅通后通行时间缩短至5分钟左右,将余仓瀑布、古道、古树群、露营基地、国家级传统村落等旅游资源与高山蔬菜基地串连成线,有助于蔬菜、旅游产业“两翼齐飞”,共融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让青山绿水间蹚出的这条“共富路”,伸向更美好的未来。(记者 张红星)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