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温暖又匆忙

婺城集中隔离点的“十二时辰”

2022-08-11 09:09:21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曹静怡

  夜幕清晨,日月流转。自义乌“8.2”疫情发生以来,婺城区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入驻集中隔离点。连日来,他们始终将集中隔离点作为疫情防控的主阵地,用汗水和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全力做好服务保障隔离人员的相关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贡献力量。

  每天休息两个多小时

  “逆行者”们与时间赛跑

  8月8日凌晨3时30分,在婺城一集中隔离点的指挥室监控屏幕中,可见“大白”们出现在该隔离点的房前屋后,他们全副武装,手提黄色医疗垃圾袋,做好涉疫垃圾清运。

  扎袋消杀,双层包装,再放入指定的周转箱,装车运至医疗废物暂存点……整个清运过程中,“大白”们小心翼翼,平稳有序。“我们经过专业培训,涉疫垃圾必须小心处理,既怕影响隔离人员休息,也是为了避免破袋带来病毒传播风险。”该隔离点安保队长严俊宇说,该隔离点清运垃圾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为避免中暑,他们特意将清运工作放在夜晚进行。“虽是如此,脱掉防护服,依旧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这已经是我们这所有人的工作常态了。”严俊宇表示,涉疫垃圾清运一直持续到早上7时,稍作休整,下午,他们又将继续奔赴防疫一线。

  该集中隔离点点位长周鸣告诉记者,连日来,专班人员严格工作闭环,做好安全管理,通过“一天两采”以及细致暖心的服务,尽心尽力守护隔离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今天早餐共835份,特殊餐19份,5点30分前皆已送到位!”“90后”选调生郭雁是信息组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为做好隔离点的餐饮服务保障工作,他们按隔离人员的需求分类,个性化订制送餐,其中包含婴儿的儿童餐、体弱者的营养餐等。“需求清单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整理好,尽可能地把相邻房间号排在一起,提高送物资的效率。”郭雁说。

  此次是郭雁第一次参与到隔离点内部工作。从早到晚,在隔离点的工作既是步履匆匆又是有条不紊。每日里她需要掌握隔离人员动态信息,包括人员转运、核酸检测、解除隔离等。一个个数字、一张张报表、一条条需要回复的需求意见……面对繁杂琐碎的任务,她始终细致耐心、孜孜不倦,精准核算数量,及时发放物资,满足各方需求。“高效、及时很关键,庞大且复杂的数据需要随着情况变化实时更新,不能出任何差错。”郭雁说。

  分工不分家,共筑“防疫墙”。在这个“逆行者”队伍中,还有医疗组的负责人吴永辉、沈雪兰,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雅畈镇副镇长舒睿,以及负责送餐工作的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童文焰……为确保专班组工作有序顺利推进,“白加黑”“连轴转”成了工作常态,一场好梦是这里数十名防疫人的“奢侈品”。

  两百多条“轰炸”信息

  让点长红了眼眶

  方诚是莘畈乡党委委员,也是该隔离点负责人之一,自两个月前他便投入方舱前期建设中。8月4日一早,集中隔离点开始陆续接收隔离人员,当天还有一个紧急任务,就是夜里将有几百名义乌隔离人员转运到该隔离点。

  接到相关任务后,方诚快速接收隔离人员、完善隔离人员信息。当天晚上至次日早上6时,20多辆转运大巴车悉数抵达,626名隔离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接收任务告捷,让专班团队松了一口气,但很快新的问题便出现了。方诚告诉记者,专班成立之初,仅有30余名工作人员,人手严重缺少,而他们的服务对象是700余名隔离人员,对比之下,任务艰巨。

  上午7时许,4名工作人员已化身“大白”,进入内场开始送餐。但由于酷暑天气,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过于闷热,几个小时过后,4名工作人员皆因中暑倒下,这让监控前的方诚“傻了眼”。很快,4名送餐人员得到了物理降温和紧急处理,但隔离内场百余人的饮食问题仍需要有人进场做好保障。

  “我可以,让我去!”一时间,外场工作人员们都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经过快速的防护培训后,又有十余名“大白”披甲上阵。

  “从前一天到现在已有二十多个小时,里面还有人没有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饭。我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感受十分煎熬。”糟糕的情况让方诚心急如焚,他立即向上级申请组织人员,希望能够继续接力未完成的工作。与此同时,专班信息组的“热线电话”已经被打爆了,面对隔离人员躁动的情绪,信息组工作人员一遍遍耐心解释以致嗓音嘶哑,而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和“噼噼啪啪”电脑键盘声让空气凝滞而压抑。

  “你们好,我是隔离点的点长方诚……”广播里,方诚颇有些哽咽地说,“很抱歉我们有服务不周的地方,现在我留下我的手机号码,你们有问题可以发给我,我一个个回复,一个个解决……”方诚的一番话,在人们的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须臾间,便接收到百余条电话信息的温柔“轰炸”。

  “我们还能忍受饥饿,也理解防疫人员的不容易,你们不要着急”“你们人手忙不过来了,我是党员,可以当志愿者出份力”“组长莫哭,擦干眼泪继续干,你们永远是最棒的!”……一字一句,让方诚和专班团队再次红了眼眶,也愈加坚定了服务为民的信念。

  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地优化,一项措施一项措施地落实,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盯牢。8月6日凌晨4时,方诚逐一查看手机里两百多条来自隔离人员的短信,在确认所有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而那些温暖的宽慰和鼓励的话语也被他截屏保存了下来,如阵阵春风,留存心底。

  “这几天,我们新增了四五十名工作人员帮忙,上级还给我们配备了摆渡车和送餐车,可以方便‘大白’在隔离点中的行动。值得高兴的是,隔离人员的意见电话也从当初200多减至20多个,相信以后也会越来越少。”方诚笑说,将心比心,这场“双向奔赴”让真诚和守护都有了回应,也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力量筑牢疫情防线,守护“万家灯火”。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