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真情故事织就防疫暖心篇章

2022-08-22 09:06:5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彭丽莎 通讯员 徐燕
  自义乌“8·2”疫情发生以来,基层防疫工作陡然增强,在婺城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一线,涌现了不少暖心的故事和动人的画面,织就了防疫暖心篇章。   他们趁月色而来,载着温暖归去   近日,在婺城区一隔离点门前,不时有转运大巴车等候。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一批义乌隔离人员提上行李陆续走来,他们登上了前往家乡的班车,对着窗外的工作人员们连连挥手,说:“谢谢婺城区政府,谢谢‘大白’们,这些天你们辛苦了!”   这两天,目送着一张张双目含笑的面容随着一辆辆转运大巴远去,该隔离点负责人戴增荣欣喜之余,眼前恍若再现他们来时的身影。那是8月5日夜里11时许,他们趁着月色匆匆而至,犹疑的眼神中夹杂着焦虑、不安。而经过一夜的有序安置,次日上午7时,240余名隔离人员依次入驻,开启了长达10天的隔离留观生活。   时光倒转,回到5日下午,戴增荣入驻该隔离点时发现这里一切物资皆已准备就绪,但安保人员却还未到位,眼下各个房间的物资无人分发。为解决眼前难题,戴增荣带头上阵当起了搬运工,并立即向附近村社组织民工前来帮忙。因为没有电梯,他们只能上上下下、来回奔走,高温天气里也有人因体力不济中暑倒下,但所有人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并终于在晚上8时前做好了充分的接待准备,迎接隔离人员的到来。   隔离点启用之初,困难还有很多。戴增荣告诉记者,该隔离点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每日健康监测、环境消杀、核酸检测、垃圾处理等日常防控工作都要做到严密防护、操作规范。但由于设施陈旧,也存在空调制冷效果差,热水不均匀,没有WIFI、电视和吹风机等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服务好240多人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我胃不好,药刚吃完了,请帮我再买一瓶”“我的孩子才1个月大,需要奶粉和其他婴儿用品”“空调坏了,请及时修理”……第一夜一宿未眠,而连串成片的意见问题已然出现。为促进隔离人员各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专班团队提供清单式服务,将所有问题写在黑板上,并尽心尽力,耐心回应,高效解决,完成一项便擦去一项,第一时间满足隔离人员根本需求,让他们住得安心。   隔离人员有了临时的“家”,而入驻隔离点的专班工作人员却成了“不回家的人”。8月6日,58岁的新狮街道派出所民警胡淑芳刚从重庆出差回婺,就接到上级临时指令,第二天又匆匆告别了家人,来到隔离点协助专班服务工作。连日来,在帮助解决隔离人员问题需求的同时,他也会通过微信群开展隔离点注意事项、消防安全以及防诈骗等网络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胡淑芳已经在该隔离点打了一个多星期的地铺了。因为隔离点条件艰苦,专班工作人员们一起睡仓库,睡地板,后来由于应急的简易床下发有限,胡淑芳和另外两名警员主动放弃床位,每日依旧“席地而睡”,即使腰酸背痛却毫无怨言。“我两年后就要退休了,在任职期间继续服务群众,不言苦累,这就是我们公安本色。”胡淑芳笑说。   在这里,除了胡淑芳,还有医疗组负责人、新狮卫生院副院长贾跃文,连日来,他不辞辛劳以自己丰富的战“疫”经验为隔离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他们默默守护陪伴,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隔离人员的健康平安,使条件艰苦的隔离点,也可以成为远道而来客人们的温暖“港湾”。而一个个问题被解决的背后,是流程逐渐细化,措施逐渐落实。当“白加黑”“连轴转”成了工作常态,黑板上的问题需求越来越少时,在专班联络隔离人员微信群中也竖起了越来越多的大拇指。“谢谢你们在这夏秋交接的日子护卫我们的安全”“小小的一个细节体现婺城人民工作的细致,你们辛苦了”……满屏的谢意,真挚的关怀,令无数工作人员们心间泛起了涟漪,“凛冬散尽,星河长明”,他们坚信疫情终将会过去,所有的辛苦也终是值得的。   “这十余天来,感谢所有工作人员的辛苦坚守,和新狮街道对本隔离点人力、物力给予的帮助,截至16日下午最后几名隔离人员离开,隔离点240余名隔离人员已全部平安度过隔离期,依次重返家园。”戴增荣感喟,他们还开展了工作总结复盘会,大家总结经验,畅所欲言,分享了这些天来的酸甜苦辣,也将这段难忘而珍贵的记忆留存心间。接下来,他们还将履职尽责,继续坚守岗位,在这里完成三天的集中隔离,守护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 曹静怡)   在战“疫”一线绽放青春力量   “请保持2米距离,打开健康码。”8月17日晚上,在白龙桥镇金奥社区蓝湾国际小区,不时能看到社区团支部书记万昊忙碌的身影。   扫码登记,科学组织,有序引导……这段时间,29岁的万昊时常穿着隔离服、戴着隔离面罩来到小区引导居民参与核酸检测。一晚上,同一句提示语他要重复很多遍,即使嗓子已经沙哑,依然不忘提醒。   “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我们必须坚守岗位,做到每个环节一丝不苟,持续筑牢疫情‘防控网’。”万昊说。   除了在核酸检测现场尽心竭力,万昊也是一名称职的“邮递小哥”。据悉,金奥社区共有21个小区,为切实将核酸样本及时输送到婺城区疾控中心,该社区每名工作人员负责联系四五个点位,当每个点位积累样本逾100份时则由专人立即转运输送。   “一晚上大概要运送5个批次,样本超过4000份。”万昊表示,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护送核酸检测样本任务,他们经常不停奔忙,身上常常被汗水浸湿却也无怨无悔。而来回之间,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快一点、再快一点。   “疫情防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入党七年了,更应该履行社会责任、贡献自己一份力量。”长山乡青年党员方超从事苗木种植行业多年,连日来高温天气不断,除了抗旱护苗,村社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常有他的身影。方超告诉记者,自己有着丰富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经历,每当乡里村社需要帮忙,他都会义不容辞地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中,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   前几日,方超还随着长山乡党委负责人一起来到义乌、浦江交界处,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西瓜、矿泉水等物资。在收到清凉和关爱的同时,大家也愈加坚定了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网,夺取战“疫”最后胜利的信念。   (记者 曹静怡)   多次“逆行”出征,   公交人跑出转运“加速度”   每一场战“疫”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在疫情防控一线,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转运员”——他们不是医护人员,却也步履匆匆,无数次往返于各核酸采样点与医院、医院与实验室之间,为疫情防控默默奉献着,他们就是奋战“疫”线的“转运司机”。   8月9日晚9时左右,在家正准备休息的市交投集团公交营运三公司37路驾驶员王传云接到公司的电话,通知他紧急驰援义乌。面对指令,作为党员的王传云二话不说,不到半小时就来到集合地点。当晚深夜,他立即投入核酸采集样本的转运工作中。   九天来,王传云扎根防疫一线24小时待命,一旦接到指令立即出动,全力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到指定的核酸采样点或群众家中,取到样本后,他及时安全将核酸采集样本送达指定实验室。   “核酸样本尽早送达,尽快出结果,就能少一分传播风险。”王传云说,转运工作责任十分重大,风险也非同小可,他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全神专注。采样、转运、检测……核酸采样检测工作环环相扣,只有第一时间送检标本,第一时间得到检测结果,跑赢病毒,减少传染时间,才能尽早掌握主动权,给群众吃下定心丸。   其实,这是王传云的第二次抗疫之“旅”。   婺城“4·15”疫情发生后,本该在家安心待岗的王传云,得知疫情一线急需医疗废物转运车驾驶员,他毅然报名参加,并顺利完成了多趟任务。他说:“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公交人,我要像医护人员那样勇敢投身到抗疫一线去,为守好家园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王传云两次义无反顾奋站在疫情前线,舍小家、为大家,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充分展现了公交人的铁军精神,真正做到了党员“疫”线亮身份,带头坚守护平安!也正是无数个像王传云一样的党员,用责任和担当,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幸福安宁,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控堡垒。   (记者 彭丽莎 通讯员 徐燕)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