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婺城区雅畈镇老街上的一家竹编馆,便闻得一阵竹香。步入其间,数不尽的竹编工艺品陈列在展示台上,或粗犷古朴,包罗万象;或身量纤纤,颈项秀美。品类繁多却不失精致,环肥燕瘦,各有千秋。
眼前,68岁的篾匠曹济威正一如往常开展他的编织工作。细长的篾片在他的手指间灵活翻转,经纬交错,互相咬合间,渐渐地初现规模。“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既可以是观赏的工艺品,也曾是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曹济威说着,手上功夫却毫无停滞。环顾四周,竹编馆里只一台电风扇呼呼作响,在这炎炎夏日,他似也甘之如饴。
“竹编是个细活,常常一件作品做一天,原料制作时间就得占一半,须得有一个心如止水的平静心态,才能成事。”曹济威告诉记者,竹子有守节固本之意,千百年来为文人墨客所赞美喜爱,而山林中那些挺拔修竹,要成为他手中的原材料,可需要好一番功夫。曹济威说,砍回的山竹,得先对半劈开,剖成粗细均匀的柳条状,还要将表面刮得光滑、细腻,再根据顾客要求一一编织。而篾片的选择上也颇有讲究,韧劲大的可以做成工艺竹编,工序到了最后,还得晾干、上漆、抛光;而韧劲差些的可用作簸箕、提篮等用具,方便老百姓日常使用。
放下竹篾,细看曹济威两只粗粝的手,除了经年的老茧,也有许多新旧被竹丝割拉的伤口。“三十岁之前受伤是常态,现在经验积累多了,这些‘老伙计’也对我友好了不少。”曹济威笑说,小时候家中生计困难,14岁他便跟随叔叔曹光篇学习竹编手艺,六七年后已完全掌握了基本功,又辗转各地求学取经,最后落户在雅畈古街上,转眼间入行已有50多年。50多年来,从小学徒到老篾匠,一道道痕迹,都是岁月给予他的礼物,而他也始终脚踏实地,默默坚守,用心用情编织出一场匠心人生。
如今科技突飞猛进,时代快速发展,竹制品在生活中的“用武之地”却越来越少,竹编这一传统技艺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让这一技艺被更多人看见,2020年12月,曹济威被婺城区文旅局评定为第六批婺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竹编”代表性传承人,而他的竹编馆也被认定为婺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在这里,不断会有研学的师生和赏玩的游客光顾,年轻人看着他灵巧的双手暗暗称奇,而老一辈人每遇见一个熟悉的物什,都会勾起他们尘封已久的悠远回忆。小时候搁在墙角的簸箕,厨灶里盛满热饭的竹桶,还有姑娘出嫁时需用的嫁妆提篮……来往之间,锁进了旧时的风俗记忆,也织造一段平凡温暖的乡里乡情。
这些年来,在曹济威的竹编馆里,实用的竹编生活用品仍是多于精美的工艺品。其实,曹济威也知道,工艺品的盈利远胜于这些实用竹编,而他的一双儿女早已成家立业,自己本不需如此辛苦。但他心底早有了牵挂,他知道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仍有许多街坊喜爱他的手艺,经常有回头客找他修理、编织篾器。“老手艺,舍不得,丢不掉,我会一直在老街上,不挪地方,怕大家需要的时候找不到我。”曹济威笑说,14岁从叔叔手中学到的技艺,继而将这一非遗文化融入了血脉,融入了生命,他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金华竹编,年轻一代也能把新想法融入传统技艺中去,赋予古老技艺新的生命力。(记者 曹静怡)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