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白沙三十有六堰

2022-08-26 09:47:0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白沙三十有六堰,春水平分夜涨流。每岁禾田无旱日,此乡农事有余秋。功驰汉室为名将,泽被吴邦赐列侯。千古威灵遗庙在,至今血食偏遐陬。”千年以前一个暮秋的清晨,朝露濡湿了整座南山,昨晚下了一整夜的雨,一汪澄澈的白沙溪自南山之巅蜿蜿蜒蜒、奔腾而下,沿着磊磊古堰涌向千沟百渠、万亩良田,庄稼们仿佛充盈了血脉,生长得越发强壮起来。时任左丞相王淮由白沙溪畔踱步向那一方孤墓前,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黄叶纷纷扬扬,碑额爬满斑驳,入目皆是萧瑟,不禁提笔写下了这首《白沙遗兴》。时光流转千年,将军早已故去,丞相不复人间,白沙古堰群却依旧以它跨越1900多年的虔诚与灵动,滋养着群山绵延,守护着婺乡人烟,成为享誉世界的灌溉工程遗产。

  悠悠古堰传千年

  渊渊白沙,流淌千年,由沙畈溪口门阵入境,接纳银坑溪、大铺水、左别源等支流,入沙畈水库,经金兰水库后,流经琅琊镇,白龙桥镇古方村、新昌桥村,在临江入水口汇入婺江。官修《环宇通志》中有记:“白沙溪在金华县西南出处州遂昌县,流入大溪,其溪出白沙如霜雪,故名‘白沙溪’。”

  这条如霜似雪的水系主流长不过68.3公里,支流密布,暗渠纵横,于崇山密林间穿梭,时而落入浅滩宽广,时而穿过峡谷悠长,水位差达168米,十分险奇。俯瞰白沙如练,又宛若一尾小白龙于群山间飞驰而下,风吹细波,涟漪荡漾,似是片片龙鳞在天地间熠熠生辉。白沙溪由此别名“白龙溪”。

  民间有传说,金华北山有龙脉,龙王育三子,青龙、黄龙与小白龙,龙王见南山干涸、草木凋敝,遂遣家中幼子小白龙离家迁居,口吐甘泉润泽山林,无奈小白龙生性顽劣,晴则旱,雨则涝,令万顷良田颗粒无收,民不聊生。两千年前,一个人的出现,让这里沧海变桑田。

  史载:“卢文台,字高明,幽州范阳(今河北定兴县)人,汉成帝末,为步兵尉,后授骠骑将军。王莽篡汉,卢谢病,免归顺;建武三年(公元27年)率部36人从宜阳退隐到辅仓停久(今婺城区沙畈乡停久村),垦田卢畈,首筑白沙溪堰,引水灌田,其后数百年,经百姓共力,筑起三十六堰,沿岸百二十余村受益。乡民怀其惠,立庙以祭,尊为‘白沙老爷’。”

  那是个红霞满天的黄昏,亦如西汉王朝的垂垂暮年,一队人马身披战甲,缓缓而来,身后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也是他们的戎马半生、峥嵘岁月,漫漫前路是未知的他乡。

  为首的是一名大将模样的中年人,率令身后三十六骑。他们此行缘于一场朝堂之变,史载:“卢文台,新莽时期除骠骑将军,后随刘秀从冯异讨赤眉有功。建武元年(25)刘秀即位,两年后卢文台官拜辅国大将军。东汉永平三年(60),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图画二十八将,卢文台不与,遂挂印而去,率部将三十六人出河南宜阳,下江南,隐迹婺南括苍辅苍山……”

  一行人忽见山水清丽,峡谷悠长,山穷水尽之处,恰是柳暗花明之时,便长久停留,此地遂名“停久”,后择址结庐而居,因有名士而谓“高儒”,村名千年未改。

  公元27年,卢文台与三十六将于高儒兴建“高儒堰”,又名“白沙堰”,是为白沙溪三十六堰第一堰。此后数百年,白沙老爷及其部将后人与当地百姓传承了白沙堰的实践经验,又陆续在白沙溪修筑堰坝引水灌溉,完成了白沙溪从沙畈堰到中济堰,横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共计三十六座堰坝的梯级堰群工程,灌溉白沙溪两岸万顷良田。

  修渠筑堰百代迁

  白沙溪三十六堰是一个以引水灌溉为主,兼具防洪、蓄水、水力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古代梯级堰坝群。古堰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伴随河流改道、古村迁移、灌溉提升等出现变化,这项布局精巧的水利工程历经1900多年而不衰。《白沙图志》等对各处堰坝的具体位置做了详细记载并附布局图。它以科学、先进乃至堪称完美的设计施工,开创了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以水治水,民间筑堰”的先河,成为当时造福一方的无坝式引水枢纽,是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是十分稀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古为今用”的奇观。

  两岸青山绵延,一脉白沙溪奔腾而下,将磊磊白石冲刷到中下游河床,风化形成砂石河滩。河滩旁竹林茂密,到东汉初期,人们采竹为用,竹制技艺已十分成熟。另有苍松翠柏,傲然耸立,石人山青石矿产丰富,在婺城区琅琊镇,至今还有一个名为铁店的自然村,相传为打铁匠人的聚居地,大量生产铁锤、铁扦、铁挠掍、锄头、铁耙、铁锹等工具……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技艺都为白沙溪古堰群的长期修建提供了资源条件。

  白沙溪三十六堰用“以潭筑堰,开渎引水”的办法,遵循“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原则,采取“一字形堰坝、篾笼垒石法”筑堰,成功开凿滩岩,使用杩槎与篾笼,以“块石、三合土”护面,使其具有“水利灌溉,河防疏泛”的引水、防沙、泄洪功能。

  在修筑过程中,先民们对白沙溪的自然条件有了全面的认识,立足白沙溪落差大、水流急、深潭多的特点,因势利导,摸索出了“以潭筑堰蓄水,开渎引水灌田”的引水思路,形成了潭、堰、塘、井、泉相结合的用水体系,极大提高了沿线供水保障。白沙古堰大部分堰前有一处天然的深潭,以潭筑堰,部分古堰形成曲线型回流,不仅可以提高堰坝的蓄水和引水能力,还减轻了水流对堰坝的冲击,为丰水期形成平缓的水域,为船筏、水排停靠提供了便利。

  古堰群在19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屡毁屡建,其结构由低级到高级,从简便到逐渐加固。传统的筑堰工艺,经历了砂石堰、篾笼堰、三合土块石堰三个阶段的施工工艺。堰群在初建及历代岁修重建过程中,皆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就地取材,以松木打桩,篾笼装沙石等方式砌筑。而低矮的堰坝形态,配合梯级堰群的建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程风险。

  早期“砂石堰”采用砂石堆砌、草皮护面的方法筑成堰坝。中期“篾笼堰”选用两年以上冬毛竹直剖开编成蔑笼,用松树作桩、方石榔头打桩固定蔑笼,再将卵块石装入笼内,填满沙石,然后以草皮封堵护面筑成堰坎。到了后期三合土块石堰采取挖深堰基,用巨松或垒石蔑笼置于其下,早期采用粘性强的黄泥土反复涂抹夯实堰坝,后以三合土(为石灰、河沙、黃粘土三样按比例混夯压,并以柴荆为筋)浇注隙缝,巩固堰坝,然后用块石护面。

  新中国成立后,白沙溪上修建了沙畈水库和金兰水库,部分古堰被永久留在水底。但目前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着引水灌溉作用,供水保证率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库、堰、渠形成了白沙溪的一个灌水体系,灌区面积达27.8万亩。

  甘泉涓涓润万家

  1900多年的时光里,这些修筑简单、改道灵活的古堰群成为当地生产生活的有力支持。在一年中的枯水期,人们筑堰引水,以潭畜水,保障生活用水及农业供水。到了丰水期,乡民们改堰放水,形成贯通的水路。人们或满载一船香菇、药材、野味、皮毛等山货,一叶轻舟入婺江,直达小码头做买卖;或捆扎山木、修竹顺流而下,在下游一处由堰围成的平缓水湾将之打捞起来,结竹为排,结木为筏,去往水门兜售。史载婺州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较早,经济繁荣。汉时婺州即为鱼米之乡,到了两晋时,已广泛植桑养蚕、种茶制茶,至唐代,纤、锦、罗等优质丝织品已列为贡品,直至宋代,尤其衣冠南渡、偏安临安后,金华成为宋王朝的陪都,文化、经济空前发展。白沙溪沿线的丰饶物产也正是沿着这一线水路经由婺江下兰江,入钱塘。

  白沙古堰引水入衢,形成了强劲的水动力,为早期农业科技的探索和应用创造了条件。如沙畈乡周村前的上塘堰,又称上水碓堰,水东注,主要作水碓动力之用,亦灌少量溪滩田;紧邻其下有下塘堰,也称下水碓堰,位于沙畈乡周村前,与上塘堰只一潭之隔,主要为下水碓动力供水,亦灌水碓后田5亩;又如原兰贝乡皂里南的皂里堰,皂里潭下。水东注人家畈下田10亩有水碓一座;原兰贝乡皂里殿口有上兰贝堰,灌田须经李村附近用牛拉水车提水,灌上兰贝石桥头田25亩。原有水碓,均为金兰水库淹没。

  据相关考证,“连机碓”在白沙溪三十六堰创建之初就已经被广泛运用,这是古代极为先进的生产力工具。《太平御览》引桓谭《新论·离车第十一》说:“伏义之制杵臼之利,万民以济。及后世加巧,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又复设机用驴骡、牛马及投水而舂,其利百倍。”这里讲的“投水而舂”,就是水碓。利用水碓,可以日夜加工粮食。凡在溪流江河的岸边都可以设置水碓,根据水势大小设置多个水碓,两个以上的叫做连机碓,最常用是设置四个碓,在唐代已有使用滚筒式水碓的记载。

  唐宋以后,婺州窑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白沙溪三十六堰沿线水碓大量用来破碎烧窑原材料高岭土,提高了生产效率。

  受白沙溪三十六堰灌溉工程的启发,周边区域群众仿照三十六堰修建引水堰坝有6000多座。20世纪初期记载三十六堰灌溉面积达12万亩,金兰水库建成之后灌溉面积扩大到27.8万亩。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