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近段时间,走进长山乡长山二村,一幅幅鲜明生动的清廉文化墙绘、一句句发人深省的廉政标语,吸引着不少群众驻足观看、细细品味,昔日无人问津的小山村正“蝶变”为开展廉政教育的网红“打卡地”。
长山二村距离金华市区14公里,近年来,该村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住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大力发展廉政文化,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绿道、广场的文化提档工程。在该村的市场街上,处处是通俗易懂的廉政格言、栩栩如生的廉政漫画,在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也规范了党员干部的言行。
与此同时,该村充分挖掘明末兵部尚书朱大典的事迹,利用村文化礼堂积极打造村级廉洁文化教育阵地,进一步激发干群共鸣,传承廉洁精神。步入该村文化礼堂,庄严的雕塑与墙上的典故,再现了爱国将领朱大典拥兵率民与清军奋勇激战,在国破家亡之际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持续激发着群众对美好家园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而这,只是该村两委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和干部群众积极进取,以清风廉韵擦亮村居文化“底色”的一个工作缩影。为了让廉洁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该村不仅编纂了孩子们口口相传的《家风家训》童谣,还把清廉思想、清廉规矩、清廉文化融入村规民约、制成宣传标语,安装在每户村民家门口的显眼处,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乡风,引导群众学廉、思廉、颂廉、守廉,渐渐形成了人人讲规矩、家家求和睦、户户争示范的干事创业氛围。
“当廉政要素融入自治、法治、德治,‘以清为美、以廉为美’的价值取向才会更加深入人心。”长山二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金丽娟表示,上任之初,她便与村“两委”班子一起上“党课”定“规矩”,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小组,大到执行政策一碗水端平,小到参会请假次数限制,严格规范班子队伍制度,并定期对村级事务开展督查,“我们明确过,村两委和亲属绝不参与本村工程项目,凡重大事项必经‘五议两公开’程序,近五年严格运行下来,群众对村两委的口碑不断提升。”
实际上,长山二村共有328户,850人,将一个个群众转变成乡村振兴的参与者,这对村两委来说并不容易。比如,在前些年的小城镇综合整治中,二村因为脏乱差的村庄面貌,急需拆除一大批破旧房、危房,建造洗衣房,重新规划村庄道路,但村两委在开展工作之初就遇到了群众不配合的难题。
“以往村里批宅基地多采取拍卖形式,家庭条件优渥的群众相对更有优势。有农户全家四、五口人常年挤在五、六十平方米的空间里,眼看村里一路拆到了家门口,因为担心日后拿不到宅基地指标,迟迟不肯拆除已有上百年房龄的老屋,村两委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对方执意不肯甚至还搞起了封建迷信活动。”金丽娟说道,面对这种情况,村两委没有抱怨,转而将群众的不理解、不信任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动力,在宅基地的分配上力求更加公平公正。2021年,村两委在争取到农村自建房试点项目后,迅速落实相关政策处理工作,组织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严格按照无房户、困难户优先的原则进行分配,且第一时间进行公示,真正让更有需求的家庭享受到了政策红利,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几年,长山二村发展按下加速键,项目越来越多,村级事务越来越密,如何规范权力运行又成为村两委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在区纪检监察机关和农业农村部门以及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长山二村努力克服村级操作员年龄老化、电脑操作不熟练等困难,率先探索村务“数字化管理”,实行资金往来网上审批,形成收支非现金结算闭环管理,进一步压缩“小微腐败”空间,推动各项事物阳光透明运作,村民满意度、幸福感与日俱增,长山乡也因此成为全市最先推行村级“三资”智慧监管系统运行的乡镇之一。
“以制度聚民心、以管理树形象、以阵地展风采,长山二村用廉风带动了民风,形成了干群合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长山乡纪委书记徐意表示,接下来,长山乡还将持续擦亮乡村清廉底色,推动监督下沉、政策落地,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 梁亚伟)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