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亚伟)“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日前,位于婺城区罗店镇后溪河村的北山书院里传来阵阵诵读《弟子规》的声音。当天,环城二小向日葵中队的孩子们在书院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诵经典、学插花、承美德”,树立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意识。
“国学热的升温体现了越来越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距离北山书院落成已逾一年,场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已经让古老书院焕发青春,但院长徐宇仙却在日日思考,再过两年,“北山四先生”也将迎来配享孔庙三百周年的日子,北山书院应该再为北山四先生做点什么。
北山四先生正是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历史上,南宋金华大儒何基一生不仕,隐居北山盘溪(今罗店镇后溪河村)授徒讲学,由其开创的北山学派从此形成,影响后世。北山学派的师生与吕祖谦创立的丽泽书院也有密切渊源。何基曾数次受聘主讲丽泽书院但未予接受,他推荐弟子王柏主讲丽泽书院,王柏曾对书院内外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与革新。元代初年,王柏弟子金履样也曾讲学于丽泽书院,培养了众多学生。清雍正二年(1724),清廷议裁决,孔庙增祀北山四先生。
“先贤们的文化精髓应该被重视、继承,为民族精神家园构建、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上世纪60年代,徐宇仙出生于衢州,退休前曾从事工程设计工作,为何要发挥余热,发掘金华历史上源远流长的儒学,打造“立足金华山,辐射大金华”的北山书院,这一切,归结于跨越时空的中华传统文化感召力。
时间回溯到2017年,因工作业务的原因,徐宇仙结缘后溪河村,北山先儒深厚的德行与学问深深吸引了她。“那年我刚好退休,也在寻找新生活的支点。后溪河村风景秀美,地理位置优越,但是迈入新时代,村两委却苦于对发掘先贤文化、带领村庄蓬勃发展不知如何下手。”
如何助力千年古村焕发时代新生机,成为萦绕在徐院长心头的一桩心事。2019年1月,在长达两年的筹备后,徐宇仙带领团队成立了金华北山书院有限公司,为何基故里(后溪河村)儒家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及后溪河村的圣贤文化建设尽心尽力。
“当下,很多人都盲于奔波、身心俱疲,我们希望能借助北山书院,在浮躁的生活中呼唤一份初心与良知,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真正‘落地生根’。”接下来,徐宇仙还将带领北山书院团队继续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定期开展国学、国礼、国术、国艺、国医五“心”板块活动,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