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流水线
工人在检查产品质量
设置在生产车间里的直播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飞速展开的时空卷轴上,民营经济发展无疑是婺城奋进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十年间,经济形势风云变幻,透过表象,如何寻找破解之道、抢抓市场机遇,身处一线的企业感受最为深切。
日前,在婺城区临江工业园区,记者见到了浙江赤诚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彪。从传统制造起家,历经时代大浪淘沙破局出新,夏彪坚信:企业的核心动能在于创新,对一切变化保持高度敏锐,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是一家企业活下去、活得好、赢得漂亮的必备条件。
国庆假期刚过,赤诚工贸企业车间各条生产线已开足马力忙生产,一派活力十足的繁盛景象。2010年扎根婺城发展的赤诚工贸,是一家集生产、研发、贸易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备年产16000吨高科技多层不锈钢复合材料和380万只复合钢锅的生产能力,每天成千上万件“婺城制造”从这里乘“云”出海,以高颜值和性价比赢得国内外市场,年产值已经破亿元。
沉浮商海十年,赤诚工贸由小而大、由弱而强,实现了从千万级到亿元级的华丽转身。夏彪认为,对赤诚工贸而言,创业十余年,主要做好了两件事:第一是实现了传统制造企业由简单的OEM到品牌化发展道路;其二是建立完善了产品研发体系,以便于在面对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和海量商品时代,更好地迎合和满足需求,进行差异化竞争。
环境似水,企业如鱼,好的营商环境,可以让企业的发展“如鱼得水”。夏彪坦言,十年间,赤诚工贸的不断壮大与新城区的快速发展一脉相承、息息相关。2010年,赤诚工贸从“中国五金之都”永康迁至婺城新城区,伴随着新城区大力开发的冲锋号角,企业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记忆拉回十年前,昔日的新城区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初始阶段,周边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临江工业园区甚至都没有通公交线路,招工难是周边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尽管配套设施不占优势,服务却是这里的第一资源,政府和有关部门十分注重对企业服务的力度、速度和温度,用优质服务引进企业、留住企业。”夏彪说,“对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是婺城区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政府主动上门送政策送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加之新城区的快速崛起,周边交通、商业、环境等不足迅速被补齐,区域发展同时也盘活了周边村社的活力,村民对外来务工者的包容度越来越高,让工作生活在这里的员工渐渐有了主人翁的感觉,这种幸福感和满足感从大家十足的干劲中一览无余。
十年风雨兼程,一路繁盛如歌,赤诚工贸艰苦创业、披荆斩棘、奋勇搏击,从小到大、由弱转强,企业发展跃上新台阶,释放出强劲的韧性和活力。面向未来,赤诚工贸总经理夏彪信心满满:“我们生产的新型金属复合材料不但可用于厨具制造,还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军工行业,未来,我们希望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以材料为突破口拓宽全新的业务板块,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实现新的跨越。”
(记者鲁杭燕\张红星\摄影黄诗媛)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