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英昌、童畅)“这些天供给‘共享粮仓’的面包和食物都有按时送到吗?拿取的情况怎么样?看看能不能多增加一些食物的种类……”金华市山山家食品销售有限公司参与“共享粮仓”爱心行动已有数年。每周,作为浙江山山家食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平都会与公司志愿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交流,仔细了解本周公司公益项目的开展情况。
一直以来,王平热爱并致力投身于公益事业,她的爱心事迹温暖了许多人,周围的人一说起王平,都忍不住称赞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十余年来,王平与曹荣安老人共同致力于雷锋馆建设,全身心投入古建筑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关爱抗战老兵等各种社会志愿活动,连续8年开设“暑期小候鸟”公益班,为留守儿童每年送去3万多个面包,帮助200多名外来务工父母兑现“亲子团圆梦”,营造孝老、爱老、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传统美德;疫情期间,慰问援鄂医护人员500多人,捐赠口罩、护目镜和蛋糕面包等爱心物资,总价值20余万元。
在她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公益队伍帮助他人,山山家志愿服务中心、山山家雷锋小分队等一个个公益组织成立发展并不断壮大,被称为公益路上的“金茶花”。
当记者问起她做公益的初心,王平提起了十多年前的一次获奖经历。“2007年婺城区设立首届‘草根奖’,当时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位获奖草根人物。”王平表示,当天和她一起站在舞台上领奖的还有另外数十名草根人物,听着他们的一件件善举,感受到了一缕缕暖意、一份份真情,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德让她内心深受触动。从那以后,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公益之路,先后投入320余万元设立婺城“草根奖”之孝老爱亲项目与山山“感恩基金”,从获奖者成为了一名颁奖者。
百姓设奖,奖励百姓,从2007年开始,婺城区设立的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至今已经坚持了15年。15年来,婺城区精神文明建设“草根奖”先后设立了“孝老爱亲奖”“爱心慈善奖”“创业自强奖”“治水先锋奖”“重信守义奖”等25个奖项,评选出了247名“草根明星”。一个区级层面的道德模范评选,却从中产生了“全国劳模”“浙江好人”钱瑞华、“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曹荣安等国家级、省市级道德典型,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模范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婺城人民树立了道德标杆,塑造了婺城的精神之魂。
以“草根精神”为指引,近年来,婺城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弘扬先进、培育典型,倡导新风尚、弘扬主旋律,鼓励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草根人物”看齐,从现在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继而涌现出像郑卫星、俞魏魏、虞文花、罗书坚等一批草根“明星”,婺城大地上不断掀起学习、向善、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