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红星)近日,记者从婺城区应急管理局获悉,婺城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效。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婺城区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推动区城市大脑应急指挥平台迭代升级,潜心谋划应急资源动态管理应用场景,因地制宜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在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应急管理能力提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度应用,实现应急管理由“经验导向”向“数智化”精准管控转变。
为抓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婺城区通过智能化分析研判风险隐患精准施策,结合现有平台预警模块和数字任务体系,为不同的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任务预警规则,一旦出现预警,平台将自动下发任务给基层。同时,充分利用REN引擎技术,根据建筑、人口等承灾体的灾害损失估计,进行风险等级评定,利用实时音视频会商、可视化装备、事件周边视频监控的实时回传等功能,实现提前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台风洪涝灾害等产生的综合风险进行精准研判。基于REN引擎中精细化动态决策辅助模型,实现防汛防台情景下,区级、乡镇(街道)、村(社区)三个层级的人口疏散撤离最优方案,通过对受灾人口风险、房屋损毁风险等进行实时滚动分析和研判,最终得到动态更新的人口疏散撤离决策辅助。
与此同时,婺城区以数字化提升基层应急物资管理水平,将应急物资储备要求精细化到乡(镇)、村(社区)级,将每个应急物资仓库定制的物资储备标准导入应急资源动态管理应用中,实现应急仓库的精细化动态储备预警,并着力打造“职能部门多跨联动,区乡村三级一贯到底”的应急资源动态管理应用,实现应急资源“备、储、调”和应急物资“管、养、维”的“一件事”管理,实现“指令下行、数据上行”的闭环管理机制,提升应急物资末端管理水平。通过数字化平台,可实时掌握各地各仓库物资储备情况和救援队伍、队员的擅长方向及技能,打造“资源最优配备”场景,实现防汛防台重点时段、重点地区物资、队伍的最优前置方案。
此外,婺城区以“实战化”发挥基层应急队伍处突作用。今年8月初,箬阳乡、沙畈乡等部分山区乡镇出现季节性缺水,区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利用应急资源动态管理应用,科学研判调度,调派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组成临时送水志愿服务队,帮助村民脱离缺水困境,充分利用队伍资源“一张图”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利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数据,婺城区优化基层应急突击队伍建设,根据平台研判的不同灾害风险深化“每月一练”,今年已累计组织开展13次区级演练,揭榜队伍76支次,组织各乡镇(街道)开展防汛相关演练21次,参与人数1560人次,通过演练任务揭榜进一步提升了队伍实战能力。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