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接下来的“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加快推进乡村共建共享,走乡村共富之路,是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如何经营乡村?
首先要发展乡村产业,提升“造血”能力。一个村的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因此要积极开展结对共建和抱团发展,找到本村的发展优势,全面提升村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比如一个村适合种植水稻,那就建设水稻种植基地;适合种绿色农产品,那就建设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资源,打造特色项目,探索多种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力打开乡村振兴的大门,提高农村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带领乡亲们共同增收致富。
其次要提升基层治理,增强百姓幸福。产业兴、村民富的同时,我们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基层治理、村庄建设和民生服务等方面,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是引擎。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员知道“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足了,村民就会增强对村党组织的信任。要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实现党建引领、产业联动、文化交融、要素互通。
再次要依靠青年力量,实现人才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如何走出一条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关键靠年轻人。年轻人预示着未来,没有年轻人的聚集,就没有乡村人才振兴。因此,要积极引导青年人回归乡村,既要鼓励引导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也要挖掘培育本土乡村人才,制定相关政策,积极鼓励青年人创业,有效解决他们用地、资金、市场方面的难题,真正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