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雷盛强)近日,由婺城区民政局、婺城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的“推进‘五社联动’关爱‘一老一小’——社会工作实务工作坊”在婺城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中心举行。活动邀请金华市社工总站、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的专家、老师和婺城区一线社会工作者,同浙江师范大学社工专业的70余名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设置了“社会工作发展前沿政策”“青少年服务发展议题”“公益慈善与社工发展”“公益人员与一线社工成长故事”四个主题的分享,旨在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实务宣传,促进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的衔接、深度融合。
近年来,婺城区持续推进“五社联动”,探索“社工+慈善+志愿服务”融合实践模式,以“一老一小”为重点服务对象,以社会工作站项目和公益创投项目为主要抓手,统筹乡镇(街道)社工站、社会组织、慈善、志愿者等各方资源,打造了多种实践样板,如城东街道社工站针对高龄独居老人开展的“金钟罩”居家安全服务项目、婺城区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开展的“四季暮歌:农村老年人精神富裕促进计划”项目、婺城区乐善社会心理服务发展中心面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心心’向荣,护苗成长”项目等,不仅在服务对象群体中收获了良好的口碑,还通过社工的专业运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实现了慈善、志愿资源的高效对接。
活动中,金华市社工总站、婺城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分别以“金华社会工作政策的今天与明天”“走进蓝海看见未来——金华市社会工作行业发展”为题,对“社会工作发展前沿政策”议题进行交流分享。
在“青少年服务发展议题”中,婺城区弘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金华市悦欣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社工分别针对新时代困境儿童社会服务、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实务进行分享。
在“公益慈善与社工发展”议题中,金华市小脚丫公益基金会、婺城区雅畈镇社工站工作人员分享了“共同富裕视野下公益慈善的规范化建设”和社会慈善资源卷联型视角下的“五社联动”模式。
活动中,分享嘉宾们与70多位社会工作专业同学们就校园社工、青少年网络成瘾等问题进行了对话交流。浙江师范大学社会工作教师黄紫晗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点评,表示将持续关注融合高校学术力量与社会组织实务力量,共同探索“五社联动”机制,促进本土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