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静怡 通讯员 郑永威)3月20日,金华四中开展了一堂同课同构教学共研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与深化,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让课堂教学从“教”与“学”由形式上的模仿发展到本质上创新,促使课堂教学从新课程的“形似”向“神似”进一步转变。该校教师与来自新疆的初中数学骨干教师们共同探讨研究。
此次同课同构以《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进行教学共研。首先由教师陈冰娴执教,陈冰娴以课堂作业本中的习题引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观察、猜想、验证以及一系列的变式归纳总结出反比例函数中有关k的四个重要结论。现场,学生们热情高涨,在自主探究练习的过程中发现了学习的兴趣。
接下来,教师毛晨颖特别强调了此类问题作答的书写格式,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变式中的改变量,将具有明显特征的图形概括出一种模型——一点一垂直模型,利用该模型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在执教的过程中,毛晨颖全面渗透由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思想。
最后,金华四中党总支书记、校长童桂恒就好课核心要素的认识、素养目标导向的理解、基于素养的学习设计三个问题进行了交流。他表示:“同课同构是基于学情、基于班级的一种最优选择,在备课环节上优化了资源共享,获得了最佳教研成效,而同样的课件和导学案更能够体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