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静怡)日前,2023中国金华燕语湖·迎亚运全国钓鱼人运动会的顺利举行,让来自全国各地的钓鱼运动员、网红、垂钓爱好者一同齐聚在婺城,也让更多的目光聚焦婺城山水。
作为千年州府之地,仙山秀水之都,婺城拥有全省面积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南山漫道省级美丽乡村风景线以及大小水库65座、山塘199座、水源储备4亿立方米,对于发展水上运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青山绿水是资源禀赋,也离不开当地长久以来治水护绿的不懈努力,燕语湖的美丽蝶变正是其中缩影。
近年来,婺城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着一泓好水,在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新征程中,做优“水文章”,谋划“水经济”,打好“生态牌”,并不断增强责任意识,高位提升水环境,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工作,高调传承水文化,加强水文化示范引领,解锁了一个又一个山水秘境,擦亮了婺城“好水”金名片。
去年3月,全市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暨“污水零直排区”连片建设工作现场会成功地在婺城召开,婺城“污水零直排区”连片建设“十全法”作为典型进行经验介绍,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11月全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在7月召开的全省美丽浙江推进会上,婺城首获2021年度全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银鼎;通过自主申报、网络投票等参选方式,婺城“水墨琅琊、世遗小镇”入选2022年省第一批“水之旅”精品路线,成为金华市唯一一家;近日,水利部公布第二十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名单,位于婺城的金华市梅溪水利风景区成功入选(全省仅3家)……
好水引来好项目,也带动了产业发展。放眼全区,婺城文旅体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诸多大型体育赛事纷纷落户婺城,推动“赛事+社交+电商+制造”跨界融合,也让乡村旅游受到了更多的青睐,每年游客数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百亿元。而缓缓流淌的白沙溪犹如一条碧绿丝绦,反哺着婺城大地,溪水之上,三十六堰水利遗址历经千年洗礼仍似明珠璀璨,造福着当地百姓;依托金兰水库优质水源,琅琊镇山后金村的冷水茭白勃勃生长,使该村成为闻名金华的冷水茭白特色专业村;而距山后金村不远的徐联村,一座现代化的饮用水工厂屹立在绿水青山间,汩汩流淌的金兰水库优质水源通过国际先进的技术装备,灌装成瓶装饮用水,走出金华,走向全国……清澈动听的水流声奏响了婺城发展强音,伴随着一个个镇村面貌发生的可喜变化,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佳诠释,绘就了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丽图景。
风起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婺城区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以“水墨婺城”建设为统领,不断推进治水体系和治水能力现代化,持续擦亮婺城治水“金名片”,全力助推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婺城“一带七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