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迭代跃升“1483”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一带七心”落地成景

奋力打造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

2023-05-04 09:00:43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马晓芬 梁亚伟 张红星 曹静怡 傅伟炎

  奋进新征程,扛起新使命。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婺城“竞跑国际枢纽城、奋进都市核心区”的关键一年。

  今年以来,婺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以建设高能级现代化都市核心区为总目标,以迭代跃升“1483”战略为基本路径,以“大干项目大抓落实大转作风”为鲜明导向,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加快建设“活力婺城”“品质婺城” “幸福婺城”“水墨婺城”,奋力提升“八个能级”打造“八个高地”,加快推进“一带七心”落地成景,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金华篇章中扛起主城担当、贡献主城力量。

  1

  打造生态共富产业带带动共同富裕大跃升

  走进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目之所及的是连绵不绝的茶园,一望无际的竹林,因循坡地生态建设的道路……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很难想象,这里是一座饲养着6000头两头乌猪的牧场。

  “这里的猪舍冬有地暖,夏有空调,通过监管大屏或手机APP可以实时查看牧场生产情况、控制设备运行,维持猪群舒适的生长环境”……一改传统发展模式,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通过搭建5G智能数字化养殖中心、博物馆、文创中心、欢乐小猪村、欢乐王国等,开发金华两头乌“熊猫猪猪”品牌IP系列文创、食品及大健康产品,推进“互联网+”“旅游+”“生态+”与都市农业、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带动周边三镇九村共创共富。

  除了通过农旅产业实现就业增收,该牧场项目用地共流转国有土地400亩,集体土地800亩,每年还能给周边村带来集体收入1300余万元。眼下,在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生态与产业和谐共生、互促互进,奏响了生态共富交响曲。“小IP+大产业”的创新模式,让其成为婺城区推进共同富裕的范本。

  依金华山,拥婺江水,挽白沙溪,揽南山绿……处于浙江之心的婺城,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生态资源禀赋优越,具备探路生态共富的先天条件。

  紧扣生态共富产业带,婺城区以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为核心,打造琅琊——长山——白龙桥休闲观光研学板块,望山隐庐、南山漫道美丽风景线提升改造工程(二期)等项目快速推进,白沙溪国家水利风景区、熊猫猪猪国际牧场(二期)、长山安脚民宿、新昌桥未来乡村等项目正加快谋划启动。与此同时,婺城在仙源湖旅游度假区,倾力打造安地——雅畈康养度假体验板块。十二杉房高端民宿、燕语湖国际垂钓中心(二期)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中,婺城生态资源正源源不断转化成综合效益,带动更多群众走上“绿富美”康庄大道。

  眼下,共同富裕的“绿色”底色,在婺城生态共富之路上不断被擦亮。生态共富产业带,正从一个点辐射到全域,为婺城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能。

  2

  打造未来时尚中心带动商贸消费大跃升

  西市街自古繁华、古子城历久弥新、万泰奥莱时尚潮流……围绕打造“未来时尚中心”,婺城多措并举加快商圈人气商气升级,激活都市时尚因子,提升城市时尚活力,让城市生活更有魅力更具质感。

  近年来,婺城以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设为牵引,编制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品质婺城”“幸福婺城”建设贡献力量。

  西市街商圈拥有金华第一百货、银泰百货、恒大百货、金华大世界等9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各类商家3000余家,涵盖百货、服装、娱乐、餐饮、老字号药店等商业业态,核心商圈人气商气旺盛。古子城加大力度促进文旅融合,培育文旅新业态,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第二批浙江省示范级文化和旅游IP名单。万泰奥特莱斯地处婺城新城区核心位置。作为浙中首个奥特莱斯,11万方商业综合体引领时尚消费,加快核心商业圈的人气和商气集聚。

  按照“一带七心”布局,未来将打通西市街、古子城、三江里三大商圈,加快铁路文化公园商业街建设,有机衔接长湖湾活力新城板块,打造与主城区商圈相融合的拥江活力商业街区,重燃商圈烟火气,争创省级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实现服务业变道超车。

  此外,婺城还将谋划在东起东市街至万佛塔,南到三江里、宾虹路至武义江,西至八一北街,北到人民东路,3.5平方公里范围内,融合历史文脉、时尚元素、现代理念,打造引领市区、辐射浙中西的现代服务业新高地。随着三江六岸景观带夜间亮化,西市街商圈、古子城区块、婺城新城区等夜间经济空间与业态集聚化程度不断提升,形成了婺城未来时尚中心发展新格局。

  3

  打造未来科创中心带动创新动能大跃升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1483”发展战略迭代跃升中,打造“一带七心”的战略部署为持续激活高质量发展“源动力”指明方向。未来科创中心作为“一带七心”的重要一环,将依托浙师大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着力打造科创“强磁场”。

  由区城投集团负责实施的浙师大金华科创园项目于去年11月初开始了热火朝天地建设,眼下一幢主体工程已经结顶,正在紧锣密鼓实施内部装修,有望在今年年底交付使用。连日来,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车辆来回穿梭,一派如火如荼的施工场景。

  “未来,这里将成为‘最具国际范、最有未来感、最显科创韵’的校地合作项目。”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此,建设师大创新城,走出科教人城产一体、政校企行金协同的发展模式,构建婺城特色、科创驱动、高校赋能的创新高地,助力“活力婺城”“品质婺城”建设。

  落户婺城的浙江光电子研究院,在区相关部门及浙师大密切配合之下,多方联动、倒排工期、抢抓进度,已完成研究院主楼装修、大型仪器公共平台土建及电力扩容工程,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金华线站”完成论证,启动实验分室装修、科研仪器采购和人才招聘。

  按照发展愿景,未来五年,师大创新城计划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孵化器、5个以上省级研发机构,新增5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争取在高精尖科技领域实现“跟跑”变为“并跑”,提升婺城科技支撑能力……眼下,婺城正以“大干快上”的先锋姿态,以人才先行、项目牵引、创新赋能,奋力书写人才聚、科技新、产业强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4

  打造未来活力中心带动城市能级大跃升

  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一带七心”中的重要一环,未来活力中心承担着重塑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品质任务,将推动长湖湾区块高质量发展、促进主城区和新城区全域融合,带动城市能级大跃升。

  总部经济中心超高层CBD、长湖湾片区展示中心、中石化总部中心、活力商圈……婺城总部经济中心项目,地处“长湖湾活力中心”核心长湖湾中轴景观带,打造集休闲运动健身、文化艺术生活、餐饮娱乐购物、科技传媒孵化、景观风貌生态为一体的总部经济中心。项目建成后,将迅速吸引企业入驻,带动周边商业发展,打造都市活力新区。

  长湖湾片区占据得天独厚的湖景资源,保有丰富的工业文化资源和优势。作为婺城目前投入资金最大、硬件设备最完备的义务教育制公办学校,金华四中长湖湾校区、环城小学长湖湾校区项目已经在热火朝天开建。与此同时,在片区改造过程当中,婺城坚持把当地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新建公园、景观长廊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让传统文化随着城市成长而不断发扬传承。

  从“二七区块”的棚户区改造,到“高铁新城”的综合开发,再到“长湖湾”区块的有机更新,婺城区不但高效破旧,也在加快立新。随着长湖湾河盘翠舞公园最新规划出炉,市民们对老城区的发展充满了更多的期待。现代化社区、文化味公园、便捷式交通……随着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接续竣工,一个高颜值、国际范、烟火气的未来活力中心正款款走来。

  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活力让城市更有高度。长湖湾片区退二进三,一个集“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都市消费”三大产业经济为一体的未来活力悄然振兴。

  5

  打造未来物流中心带动内陆开放大跃升

  金华江滩涂在落日余晖下折射着夺目的光芒,横跨江面的沪昆高速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就在不远处的金华港婺城港区乾西作业区项目工地上,大型施工机械马力全开,各种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紧锣密鼓作业,呈现繁忙的施工场景。

  金华港婺城港区乾西作业区地处金华江右岸、沪昆高速公路桥与长湖汇合口之间,计划新建500吨级通用和多用途泊位共12个,同时,新建陆域拟建设堆场、仓库、道路和辅助生产建筑等配套工程,是金华港远期重点建设作业区之一,主要为金华市区及周边区域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所需大宗物资提供运输服务,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630万吨。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金华历来有“四省通衢”、浙中交通枢纽之称,是全国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作为金华主城区的核心区,婺城打造未来物流中心不仅具备区位优势,也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婺城立足现有交通基础,全力推动物流园区建设,通过政策扶持、整合资源、专项提升,不断增强物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截至目前,婺城已建立拥有50辆货车以上规上物流企业12家。

  随着物流大动脉的逐步打通,依托乾西作业区和竹马货场,婺城积极扩大面向全省的“对外开放圈”,提升竹马馆铁路货运功能,主动对接义新欧、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过去主要承担散装货、笨重货卸车的铁路金华竹马货场,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迎来华丽转身,成为集国际国内联运物流区、大宗货物交易区、公路港为一体的浙中地区散货集结中心。

  6

  打造未来产业中心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大跃升

  位于婺城新城区紫金南街东侧的睿丰康生命健康谷项目,一期项目已经结顶,预计今年6月竣工。

  睿丰康生物医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主要以抗病毒、抗肿瘤、中西医结合免疫调节新药研发,高端个性化基因、细胞及免疫功能检测为核心,是婺城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而招引的优秀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婺城打造生命健康产业的新引擎,汇聚生物医药专业人才的新高地。

  生命健康产业,关系着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是蓬勃发展中的朝阳产业。

  近年来,婺城全力打造“健康婺城”品牌,不断完善运动休闲设施,以融合创新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积极推广康体运动、户外运动等,引导群众崇尚康养、强身健体。与此同时,全力构建康养宜居幸福场景,一场场健康知识讲座,一次次免费温暖的医疗服务送进社区,婺城在不断优化全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同时,持续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而区委八届二次全会报告提出的“打造未来产业中心,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大跃升”则是婺城经济发展脉络中绕不开的关键一环。

  按照“一带七心”战略布局,婺城将沿着浙赣铁路布局健康产业区,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和健康新材料等重点领域,谋划建设婺江健康医学实验室、生命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引进生物工程领域高端人才、行业头部企业。以规划中的轻轨站点为中心布局生命健康服务区,招引健康产业研发、健康检测机构、商业综合体等生命健康服务业,谋划实施生命健康产业总部及运营服务中心项目。

  7

  打造未来宜居中心带动民生福祉大跃升

  宜居城市,顾名思义,即适宜百姓居住、工作、生活的城市。婺城区“未来宜居中心”位于金华城市西翼,依托婺城新城区中心综合区、白龙桥老镇区,在东至二环西路,南至环镇南路,西至白沙溪,北到婺江的9平方公里范围内,打造城市副中心、西进发展桥头堡、人居生态示范区。

  连日来,黄金苑、高桥单元综合居住区块建设不停工,施工工人正有序地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未来宜居中心正以“大干项目”之势,一项项惠民、利民、便民工程大干快上,绘就民生福祉新画卷。

  沿宾虹西路一路往西,商场、酒店、公园、学校、医院……一幢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星罗棋布,一座宜居宜业、协调发展、包容开放的现代化“品质之城”呼之欲出。当区域发展进入飞速提升期,随之而来的是市民更高水平的生活服务需求。在交通、教育、医疗、商贸各类优质资源的加持之下,蝶变效应越来越明显。

  一直以来,婺城区把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随着双溪西路、婺江西路、解放西路、人民西路四大西延工程和二环西路改造提升工程的建成通车,新城区与主城区之间交通短板被迅速补齐,串起了百姓幸福生活。

  “一带七心”战略布局,正在赋予这座“未来宜居中心”全新的历史使命。4月27日,G60高速改扩建及婺城互通、兰溪上华至婺城琅琊公路、龙乾北街、紫金南街南延4条道路开通;华龙北街工程、金衢快速路工程、中宇物流园项目3个项目开工,使新城区的道路交通形成了完善的闭合圈,持续推动人流、物流、商流的循环效应,实现产与城的紧密融合。一条条“幸福路”的诞生,也让辖区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不断攀升。

  8

  打造未来智造中心带动智造硬实力大跃升

  连日来,位于婺城经济开发区的金华欧仑催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设备马力全开,工人们忙碌在各自机台上,一丝不苟地在操控设备。短短五六分钟时间,一套汽车排气管消声器总成就顺利下线。

  欧仑科技把握数字化趋势,提前布局“智造”赛道,积极实施技术改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欧仑科技已与吉利、长安、东风等国内十多家车企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追逐智能化自动化,已经成为婺城广大企业寻求发展壮大的共识。随着产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从数字化改造入手,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强化科技创新提升自身实力,加快实现转型发展。

  选好赛道,奋力奔跑,抢占智造先机。临江工业园区在做强“汽车零部件、五金工量具”等主导产业的同时,不断以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助推智造,加速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眼下一场智造变革在临江工业园区如火如荼展开,通过这个过程,加快婺城制造迈向婺城智造,助力产业走向中高端水平。

  按照“一带七心”战略布局,由今飞和万里扬两大龙头企业领衔的飞扬智能制造平台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摩托车核心零配件和高端金属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眼下,万里扬商用车混合动力系统、今飞新型合金、金华氢途、承承科技、宝琳工贸等项目全速推进,一个新的汽车零部件百亿产业集群正蓄势待发。

  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施工人员抢工期、赶进度;厂房车间里,机器加速运转,生产线上一片忙碌……今后一个时期,婺城将坚定不移实施先进制造业崛起战略,以临江工业园区和飞扬智能制造平台为主阵地,推进高能级产业平台提档升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