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婺城,一座令人深爱的城市

2023-05-04 09:00:43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马晓芬 张红星 吴铮誉 摄影 吴潮宏 黄诗媛 田双双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婺城”。看到她的角度和方式不同,模样自然不同。她可以是水墨画卷,也可以是斑斓世界;她可以朴素温婉,也可以时尚活力;她可以古风新韵兼具,也可以创新开放兼得。

  在金华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中,婺城作为中心城区,主动找准新方向、谋划新平台、拿出新举措,高质量打造“一带七心”,在开放兴城、产业强城、科创立城、以文润城、山水秀城、共富暖城、为民护城中实干争先,全面带动婺城首位度、竞争力和辐射力的整体跃升。

  生态共富乡村振兴

  1

  暮春时节,沿着蜿蜒绵长的“南山漫道”,来到长山乡卢家村。村口的连片荷花塘赫然眼前,含苞待放的荷花别具韵味。抬头是蓝天白云,远眺是连绵群山,漫步在木栈道和观景平台,不禁令人感叹这岁月静好。

  通过拓宽建设、路面改造、绿化美化、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等一系列举措,“南山漫道”在白龙桥镇、长山乡、安地镇、雅畈镇、沙畈乡和琅琊镇之间形成一道美丽的“大闭环”风景线。

  如今,“南山漫道”的风景让当地村民引以为豪,这条精品线俨然成为了婺城和美乡村的升级版、城市的后花园,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市民来此享受乡村休闲游。由此,南山脚下,一个个繁衍生息千百年的村落,因“南山漫道”的建设,一一被“唤醒”。

  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于缩小地域差距、城乡差异、收入差异。婺城区以“南山漫道”为主轴,打通白沙溪、梅溪、桐溪“三溪”合作线,串联安地、雅畈、琅琊、长山、白龙桥五乡镇,打造70平方公里的生态共富产业带,辐射带动西南山区乡镇共创共富,推动全区共同富裕大跃升。

  走进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连绵不绝的千亩茶园,一望无际的竹林绿海……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很难想象,这里是一座饲养着6000头两头乌的牧场。

  一改传统发展模式,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通过搭建5G智能数字化养殖中心、猪博物馆、文创中心、欢乐小猪村、欢乐王国等,开发金华两头乌熊猫猪猪品牌IP系列文创、食品及大健康产品,带动周边白龙桥镇、琅琊镇、长山乡“3镇9村”共创共富,画出“共富”同心圆。

  截至目前,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带动“3镇9村”村民就业300余人,实现就业增收1000余万元;采用农业标准地模式,牧场用地共流转国有土地400亩,集体土地800亩,给周边村带来集体年收入1300余万元。

  放眼婺城,打造生态共富产业带的“一子落”,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无限动能,带动了全区共同富裕的“满盘活”。

  2

  商贸繁荣活力绽放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婺城新城区中轴线核心地段,一座充满欧式风情的购物公园沸腾起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或沉浸于购物,或品尝着美食,或徜徉于美景,感受着“浙中消费新地标”的魅力。

  这就是万泰奥特莱斯购物公园,也是浙中首个20万平方米沉浸式奥特莱斯购物公园。不同于传统商业模式,该项目以“城市客厅”为主要形态,采取“公园式景观+情景式购物”商业新模式,致力于满足当代人购物、社交、度假、生活、娱乐、运动、休闲、文化等多元化需求。自2020年7月开业以来,月均人流超50万人次。

  眼下,婺城消费市场如同春风里的百花园,五光十色、姹紫嫣红。一股股消费浪潮正席卷全城。

  古子城是金华之根、婺州之魂。行走在古子城的街巷,目之所及都像是在翻阅一本厚重的历史与人文书籍。入夜时分,古城的青石板路上不断变化着五彩斑斓的灯光;熙春巷特色饼街升腾起烟火气;古城边上的万佛塔更是金光熠熠尽显芳华,衬得古城愈加璀璨。游客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品美食、逛老街、看夜景,开启了古城精彩的夜生活。

  西市街之于金华人,就如同王府井之于北京人,南京路之于上海人。它的兴衰变迁记录了婺城的发展轨迹。如今,西市街早已成为成熟的商圈,商铺林立、人潮涌动,时尚之韵尽显。该商圈拥有金华第一百货、银泰百货等大型商业综合体9个、各类商家3000余个,涵盖百货、服装、娱乐、餐饮、老字号药店等商业业态,是金华最具人气、最具历史人文特色的核心商圈,也是金华当之无愧的城市客厅、市民购物休闲的理想去处。

  提振消费,已成为激发城市活力的第一动力。而培育经济新业态,是婺城促消费的突破性抓手。近年来,婺城区以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建设为牵引,编制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金华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接下来,婺城区将全面打通西市街、古子城、三江里三大商圈,加快铁路文化公园商业街建设,有机衔接长湖湾活力新城板块,打造与主城区商圈相融合的拥江活力商业街区,争创省级高能级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实现服务业变道超车,不断激活城市的“时尚因子”,满满提升城市时尚品质和居民幸福感。

  3

  改革创新优化服务

  “没想到在家里就能收到证,太感谢了!”日前,在蒋堂镇泽口村,村民姜爱松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不动产权证书后连声道谢。当天,婺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组织人员为村民送上已办理好的不动产权证17本,并现场提供相关咨询指导服务。

  近年来,婺城区全域推进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针对办事群众交通不方便、领证地点不清楚等问题,婺城区行政服务中心联合金华市自然资源调查登记中心婺城分中心每年组织“送证下乡”、政策解答、群众“一次也不跑”等多项便民服务,实实在在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便捷、舒心、高效的政务服务,是群众和企业感受一座城市的“温度计”。今年以来,区行政服务中心紧紧围绕省、市、区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工作任务,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标先进,创新思路,强力突破,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跑的次数少了、办事速度快了、服务态度好了,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不断提高。以办理“学转非”事项为例,在过去,企业负责人要先后前往工商、民政、教育等多个部门办理相关业务。教育部门牵头建立全流程“一件事”联办机制后,企业相关负责人只需前往中心“无差别受理”窗口,即可享受办学许可证注销,企业名称预核、登记等内容的“一条龙”服务。

  这样的方便快捷,得益于婺城区通过跨部门证照联办、深化综合窗口改革等方式,深入打造“横向跨部门,纵向跨层级”的“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的做法。截至目前,9个部门专窗缩减为8个综合窗口,年均受理事项3.6万件。

  同时,婺城区优化中心窗口布局,推进“三区一中心”大厅智慧化布局,着力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政务服务综合受理区和后台集中审批协同中心,形成“集成化、数智化、全域化”服务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4

  城市焕新宜居福地

  “现在小区条件改善了,我们生活在这里很幸福。”有品质的城市建设,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幸福感。对此,在江北老城区生活了30多年的盛俊友深有感触。

  盛俊友居住的工商公寓小区建设年代久远,一度出现绿化缺失、配套不足等问题,自从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大门焕然一新、休闲区功能齐全、基础设施愈发完善,居民们住得越来越舒心。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据不完全统计,在婺城区(一环内江北老城区)建成区范围内1999年12月31日前建造的老旧小区有456个,涉及1127幢建筑,有住户28446户,建筑面积约219.9万平方米。自2016年以来,婺城区统筹开展城区范围内的城市有机更新,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两大“战场”,从根本上解决居住环境不便、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的同时,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也大规模开展起来。位于江北老城核心的二七区块改造工程完成了62.74万平方米的城市更新,一座人气兴旺的现代化新城屹立在婺江之畔。同时,婺城区还相继实施了上浮桥、洪源、鲍杨、西郊、黄金苑、酒园等区块城中村改造工作,打造人居品质新高地。

  而在城市腾飞西翼,一座年轻活力、品质魅力新城正在提速奔跑。作为婺城区新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婺城新城区不断探索奋进,沿着宾虹西路一路往西,道路两侧一座座建筑鳞次栉比,商场、酒店、公园、学校、医院……星罗棋布般散落在新城区的各个角落,通过20年的开发建设,这里俨然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的新城。

  老城焕新,新城崛起。放眼婺城,从新小区、新家园到新商圈、新中心……城市更新带来的变化肉眼可见、亲身可感,随着城市居住环境和功能品质的“蝶变”升级,婺城百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