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婺城区上下深入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不断放大“政银联动”、“服务上门”和“政府买单”三重优势,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坚持以全市首批五星级机关党建品牌“伊心一意先锋服务岗”为引领,释放品牌效应、强化金融赋能,以改革促活力、以服务增动力,全力打造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市场监管样板,推动市场经营主体登记数量增长和发展质量提升,全面推进“一带七心”落地成景。
截至今年上半年,婺城区2022年度企业年报率和年报质量均在全市领先,企业成长多项指标挺进全市第一梯队,实体经济韧性较足,市场经营主体登记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市场经营主体破6万户彰显活力
在婺城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中心金融服务专窗前,市民柴秀仙正在向工作人员咨询关于个体工商户融资的问题。她经营着一家纺织品商行,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融资方面急需专业建议。
“我来这儿办业务,看到有这个窗口就过来咨询。工作人员解答了我很多疑问,帮我选择合适的信贷产品,给我节省很多时间。”柴秀仙说。今年5月,金融服务专窗入驻登记注册中心,窗口引进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成泰银行、宁波银行等4家金融机构入驻,吸纳“个体户抵押快贷”“转企贷”“小微成长贷”等特色信贷产品以及零周期、零费用、零门槛的“小微续贷通”,让申请人从“四处求贷”变为“现场选贷”。企业或个体户在无差别窗口完成设立登记后,可以通过金融服务专窗直接申办银行开户和信用贷款,以最便捷的申请方式获得最有力的融资支持,轻松进入市场启动经营。
借“政银”合作的能动性为金融机构和市场经营主体打造“银企互动空间”,这正是婺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有感服务,无感监管”的一项创新举措。
该金融服务专窗契合解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短、小、频、急”的贷款融资需求,通过政府搭台,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用全金融贷款福利。截至目前,该专窗已为120余家市场经营主体解答信贷咨询、办理贷款业务,累计融资额度超2000万元,以金融赋能民营个体经济澎湃动力。今年1—8月,婺城区新设各类市场经营主体8397户,实现在册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到61483户,同比增长11.85%。
婺城还不断优化服务举措。该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将“伊心一意·三服务”直通车开到婺城区沙畈乡辽头村高山茶园,通过上门办照,解决茶农办理营业执照路程太远、来回不便的问题,为有需要的家庭农场“团办”营业执照,反向突破企业办事“最后一公里”,着力扩大便民惠企商事服务的覆盖面。
“今年,我们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等大事,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倾听企业发展需求,努力以营商环境的优无止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婺城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沈剑锋介绍,通过畅通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上门办等办事路径,婺城实现全类型市场经营主体便利准入、灵活转变、高效退出,最大限度压缩登记时限、办事成本,办事时间压缩35%以上,跨部门联合监管率达30.5%,打造“名特优新”品牌100户,为市场经营主体增活力、添动力、减压力。
婺城还围绕“优化准入环境、创新柔性监管、加大帮扶力度、着力品牌打造”四大维度,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举措”,针对11大类92项执法事项执行“首违不罚”柔性监管措施,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新生态。今年上半年,婺城区2022年度企业年报稳步提质,线上电子化年报率、企业年报率和年报质量均在全市领先。
“亲清直通·企呼我应”推动实体经济质量提升
“吉峰齿轮”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制造和销售拖拉机大轮拖变速箱齿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走进宽敞的车间,可以看到3台主要设备组成的工作单元。只见机器人轻轻伸展机械手,在工作台上伸缩自如地抓取物件。剃齿、滚齿、磨齿,各道工序衔接顺畅、有条不紊。工人只要动动手指发送指令,监管机器人“工友”的运行状态即可。
“接下来还要添置4台机器人,未来要打造数字化车间。”公司负责人戴锦芳说,有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推动产能大提升,他们就更有信心了。今年7月,戴锦芳跟团前往白俄罗斯,考察中白工业园,对接合作企业,参加在明斯克举办的汽摩配展,不断扩大外贸朋友圈,开拓“一带一路”新市场。
“亲清直通·企呼我应”。这是婺城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持续推动婺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口号。
婺城区提出,要积极承接用好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1条意见等政策,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民营企业服务保障,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持续擦亮婺城民营经济金名片。汽车零部件制造是婺城的优势产业,今年以来,婺城区通过政企恳谈会、走访调研等形式,倾听企业呼声,以线带面推进汽摩配行业轻量级数字化改造试点工作,确定订单管理等7大模块为共性痛点,仓储物流等16个“X”为个性化需求,搭建细分应用模块模组,低成本满足中小企业改造需求,推动婺城区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婺城还制定《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出台阶段性的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先后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的十条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企业提质扩量增效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打出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政策力度不断加码,企业受益面不断扩大。
在数字化改造政策的鼓励扶持下,婺城越来越多的企业像“吉峰齿轮”一样,引进数字化生产设备,提升自身实力,加快实现转型发展。目前婺城243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上云”,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新赛道。未来5年,婺城将推动半数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新增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项目100个,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政府让企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实惠。”浙江星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晖说,婺城的好服务让他更加坚定了企业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一系列好政策、好举措推动婺城实业经济招大引强实现大提升。据婺城区投促中心负责人介绍,仅今年8月,婺城就有高精度通信组件生产基地项目、煦达新能源婺城独立储能电站项目签约落地,两个项目均为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截至目前,婺城区共落地7个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累计入统率100%,全市排名并列第一;累计投资完成率16.55%,全市排名第二。良好的营商环境,正为婺城经济引来一只只“金凤凰”。婺城将持续推动市场主体提质扩容,切实以营商环境之“优”、市场主体之“强”,促经济发展之“进”。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