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绿色低碳环保、高效又可持续,正成为下一个新能源主赛道。
这段时间,关于氢能产业发展有个大动作。前不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建设厅联合印发《浙江省加氢站发展规划》,通过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氢能全产业链全面铺开。
对于婺城来说,发展氢能产业无疑是未来又一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氢赛道上,婺城能否“氢”装上阵走在前,抢抓发展新机遇?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应用场景公交物流领域前景广阔
氢燃料电池技术能源转换效率高达60%,是内燃机的2到3倍,更适宜长距离、重载和商用场景的应用,氢燃料电池技术未来将与锂电、混动等技术形成不同应用场景的互补,市场潜力巨大,新能源公交车便是重点应用场景之一。在金华全市,共有营运公交车5000多辆,年均更新淘汰的公交车约500辆。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将于9月23日开幕。金华是杭州亚运会的分会场之一,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要求,亚运会期间,驶入金华市区的零污染、零排放新能源公交汽车,将成为添彩“绿色亚运”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车辆更新给氢能源汽车推广带来了巨大示范效应。
金华城市群形态也有利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使用。都市圈内城际客运线路需求量大、线路多、站点多,目前营运的金华至义乌BRT3号线、金华至兰溪公交快线、55路和57路公交专线,都是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的最好例证。
氢能源汽车应用的另一重点领域便是长途物流车。金华是全国63个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全市快递业务量居全国第一,对物流车辆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金华还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货物运输需求旺盛。有数据显示,注册在金华市的物流车辆约1.2万辆,其中8吨以上物流车辆8450辆;注册外地长期在金华从事物流的车辆达2.5万辆。婺城作为金华的主城区、核心区,发展氢能产业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先天优势愈发明显。
产业支撑先发优势“底气十足”
氢燃料汽车电池是目前氢能源利用最广泛、最成熟的领域之一。早在2013年,金华就已入围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作为主城区的婺城,无论是从天时、地利还是产业现状、发展支撑等角度,都拥有发展氢能产业的独特优势。
地理优势,地处“浙江之心”。婺城位于浙江省中部,从地理位置上看,距离杭州仅170公里左右,和省内第二大城市宁波的直线距离也只在240公里左右,货运运输需求旺盛。交通方面,甬金高速、杭金高速等都是浙江省内货运运力比较大的线路。长期来看,浙江全省若想发展氢能,无论从哪个区域开始发展,婺城所处“浙江之心”位置,都将是浙江氢能产业发展覆盖至全省的必经之地。
产业优势,汽车零部件产业蓬勃发展。婺城新能源汽车及配件行业产业规模大,拥有飞扬智能制造工业平台,以金华市区为核心,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及关联产品配套的产业链日趋成熟。产业链涵盖压缩机、循环泵、驱动电机、双极板、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发动机传感器、变速箱、轮毂、刹车泵、储氢制氢等领域,为建设氢能产业核心部件制造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氢能这个新能源赛道上,各种新技术开发应用的潜力和空间非常广阔。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是当前各路投资者角力的主要赛道。落户婺城的氢途科技正是这条赛道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金华氢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总投资超5亿元,落地在飞扬智能制造平台,规划有燃料电池发动机自动化组装线、燃料电池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生产线、燃料电池发动机与零部件检测中心以及研发中心等。一期项目于2021年投产,二期项目眼下已进入扫尾阶段,有望在今年年底前投产。
“选择在婺城建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生产基地,是基于对未来市场的乐观判断,也是考虑到浙江发展氢能优越的区位优势。”金华氢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鸿波表示,氢能作为绿色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被认为是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答案。《浙江省加氢站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设加氢站50座以上、日加氢能力35.5吨以上,同时,改造提升现有的加油加气站和综合供能服务站,基本形成氢源保障体系和加氢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市域、城区100公里辐射半径的加氢网络。通过“适度超前”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拓展氢能在公交、机场、港口、物流、工程等领域场景应用,加快氢站建设和氢能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氢能全产业链有序铺开。
人才技术政策扶持强招引补短板
作为“环杭州湾”“义甬舟”氢走廊上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婺城区奋力抢抓机遇、抢占风口,抢先布局氢能赛道。2020年,金华氢途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飞扬智能制造平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线于次年投产,吹响了婺城氢能产业发展号角。2021年11月22日,婺城开通了金华首条氢燃料公交车示范线,中国石化浙江省第二座、浙中地区第一座加氢站——金华婺新油氢合建站同日投入运营,填补了金华加氢终端供应设备市场的空白,婺城也正式跨入了“氢”时代。
推动氢能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和成长,既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也是培育经济新引擎的需要。谁能在氢能的生产、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提前谋划,下好“先手棋”,谁就能在这片极具想象空间的蓝海抢占先机。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公司之一,近年来,从研发、生产到市场布局,周鸿波带领的金华氢途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婺城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公司拥有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完整知识产权,累计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产品配套10多家整车厂的30余款车型,并已经在全国10多个省市进行商业化运营。
在金华氢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硕博士比例超过50%,已经与浙江大学建立了“氢能与燃料电池联合研发中心”,并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完善的产品开发流程和评价验证体系,优秀人才的集聚,为产品创新研发保驾护航。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氢”云。婺城要如何加快氢能产业发展?“一方面要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研平台打造,另一方面在氢能产业发展中,要注重打造自己的产业特色,注重产业链的配套。”专家学者建议。
“氢能产业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对人才层次、数量和能级要求较高。相比之下,婺城总部型企业较少、高能级科研平台不多,导致其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相对乏力,而发展氢能产业对高级人才需求大。”周鸿波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婺城必须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研平台打造,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从而抢占氢能产业的制高点。
当前,发展氢能产业,一方面需要政府在各项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着眼长远积极发力。好在,婺城早已有所行动。未来,婺城将依托完善的装备制造业基础配套,聚焦氢能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氢能产业强链补链集聚发展,更好服务婺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