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宗祠
高儒大厅
金华府城隍庙
鹿田书院国学体验
金华礼乐文化研究中心启动仪式在婺城区白龙桥镇筱溪村祠堂举行
夏日炎炎,塔石乡上阳村迎来了一批来自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艺术创意学院的研学团,他们漫步长街,走进民居院落,在蹲点实践中探寻婺城古建的独特魅力。
婺城大地,散落着众多珍贵古建筑,随着近年来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七家厅、三瑞堂、存义堂等一大批古建筑得到修缮。一扇扇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婺城古建正以全新的姿态,被更多人看见。
婺城古建和其他建筑有何不同?我们要如何保护?又该如何让保护工作融入日常?今天,我们来对话婺城古建。
01
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五千多年,在很多领域创造出了卓越成就,其中建筑领域更是独具风采,独领风骚。“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梁思成在其著作《中国建筑史》中深刻指出,中国古建不只是冰冷的土木砖瓦,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远离喧嚣,漫步上阳,时光仿佛在悠远山水间凝结。地处金、丽、衢三市接壤交界处,古来为交通汇聚处,商业形成年代久远。过去,村民利用交通及山林之地利,形成早期的木结构建筑群,又因地处山区避开了城市喧嚣,历代建筑得以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婺派民居,保存较为完整。据统计,该村共有古建筑33户约5803平方米,是婺城区现存保留最大的婺派民居。
以往很多人认为金华古代留下的房屋属徽派建筑,而学者洪铁城率先提出了婺派建筑的概念,并根据自己30多年田野调查和工作实践收集整理的资料,写下了《中国婺派建筑》一书,书中总结出了婺派建筑五个特征:马头墙、敞口厅、大院落、大户型、精装修。比较典型的就有东阳卢宅、义乌黄山八面厅、兰溪诸葛八卦村、永康后吴马头墙进士第、浦江郑义门、婺城石楠塘村徐氏宗祠、武义俞源、磐安榉溪村余庆堂等。
石楠塘村徐氏宗祠坐落于婺城区雅畈镇石楠塘村南侧的武义江畔,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作为典型的婺派建筑,它的特别之处在于,里面八成的建材均用石头,仅石柱就达98根。建筑布局结构简练,门厅面阔五间,明次间抬梁式,稍间穿斗式,八檩五柱。房顶屋檐等处更是体现出了婺派建筑精装修的特色,木雕、石雕等精美绝伦,寓意深远,处处透露着婺派建筑工匠的智慧和审美。徐氏宗祠年代可考、格局完整、工艺精湛,无论在堪舆学、材料学和民俗学上都有较高的学术地位,2019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现存的典型婺派建筑多为宗祠建筑,位于雅畈镇的七家厅则是居住建筑的一个典型实例,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整组建筑从前到后依次为照壁、天井、前厅、后堂,两侧对称通长厢楼,平面略呈方形,布局紧凑完整。照壁三间三楼,与两侧厢房山墙连成整体,山墙处各开大门,置砖雕门楣。其左右两边厢房各用厅楼的布局比较特殊,木雕、砖雕、门窗木作等工艺精美,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坐落于婺江之畔天宁寺则更为珍贵,是中国南方3个典型的元代木结构建筑之一,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初赐名承天寺,宋徽宗崇宁年间改为崇宁万寿寺,政和年间称今名。现存大雄宝殿乃1979年重修,保存元代原貌,殿内斗拱多达数百,状如飞鸟,人称“百鸟朝凤”。殿内有的柱子距今已有千年,有的梁袱、斗拱距今也有800余年,这对研究江南从宋代到明代这一过渡时期建筑结构的演变具有重要实证参考价值。
02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容器,容纳千万,见证变迁。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古建筑正在慢慢退出我们的视野。倘若我们不加以保护传承,一座城市必将失去它真正的灵魂。
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婺城区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19处,而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仅有7处,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不过23处。
城市发展,不可阻挡;古建保护,任重道远。
政府牵头护。坐落于南山腹地的沙畈乡高儒村,就是青山绿水间的一座古建遗珠,村中明清古建错落,家族祠堂保存完好,还有漓渚书院、卢文台庙等历史遗存。越是偏远的山区,古建的保护难度越大。2023年,婺城区文旅体局投入修缮资金23.1万元,对金华市文保点高儒大厅实施了抢救性保护工程。高儒村目前常住人口仅有300余人,年迈者居多,想要保护亦是有心无力,如果没有政府牵头抢救,那这座古建必然会在一段时间后倒塌,直至彻底消失。
齐心协力护。徐氏宗祠,也一度“破败”过。木雕牛腿缺失,部分墙体、檩椽受损严重,多年前,祠堂内的匾额和隔扇曾被偷盗,还有邻村人将沉在宗祠前武义江内的香炉打捞出来贩卖,好在村民向来重视祠堂保护,得知后立即上报,与上级部门一起将文物追回。宗祠内还有一根石柱曾倒塌,亦是村民齐心修缮,协力保护下了这一珍贵国宝。
多管齐下护。毫无疑问,保护古建离不开资金,而且还需要不少资金。近年来,上阳村广泛发动村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统筹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文旅开发等项目,投入900多万元对古建筑群进行修缮和保护。创新推出“共享农屋”,由村集体流转村内多户闲置农房,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尽可能还原古建筑原始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通过资源整合、政策扶持、引入商业运营等一系列举措,既发展了文旅产业,又很好地保护了古建筑。
担起责任护。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宗祠作为族人的精神家园,尚有全体村民重视,而古民居的保护往往涉及到产权人,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婺城区现存的典型婺派建筑,大多散落在乡村,一些古民居至今尚有人居住,对于这些古建筑,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产权人的沟通,明确保护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持续做好宣传,提高对古建筑保护的重视程度。
03
“让这些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真正融入人们现代化的生活中才是最重要的。”单霁翔在提到故宫博物院的保护工作时如是说。
对古建筑的保护,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故宫博物院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示范,例如在保护修缮的同时不断扩大开放面积;合理利用空间,让古建筑成为展览空间;大胆拥抱科技,打造数字博物馆等等,让原先的“游客止步”变成了如今的“融入日常”。
近年来,婺城区对文物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集中力量维护文物安全的同时,加大投入做好文物抢救性保护修缮。2022年修缮资金投入363.17万元,2023年修缮资金投入87.55万元,完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双牌窑址、三普点楼元喜民居等5处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古建筑重获新生,更多人感受到了婺城深远的文化魅力。那么,接下来又该如何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融入日常,真正做到保护和传承?
让古建“活”起来。古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合理的活化利用,古建筑修缮难以达到常态化和可持续的目标。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既要注重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又要注重对其功能的合理利用。同时把握好活化利用的度,不能包裹保护的外衣过度利用,避免对古建筑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监督管理。
让古建有“婺”味。保护古建筑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而婺城古建因其气势宏伟,精雕细刻,有其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文化属性。作为金华核心区,婺城的古建筑遗存较少,典型的婺派建筑远不及周边的东阳、兰溪、磐安等地。因此,我们在保护时更要多下真功夫,要对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建造技术、历史变迁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制定出最合适的个性化保护方案,确保最大程度保留婺派建筑的原汁原味。
让古建“讲”故事。不仅要保护古建筑的建筑本体,还需挖掘其内涵,了解它们在历史上和社会上的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讲述它们的老故事。特别是婺派建筑的故事,以婺城古建为载体,探寻其背后承载凝聚的精神力量,引导更多市民走进古建、看见古建,让婺城古建墙内开花“墙外香”,不断焕发文化新魅力,让其终有一天能像北京四合院、山西大院、徽州民居、福建红砖厝一样,在中国建筑文化的百花园里绽放光彩。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