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铮誉)“作为教共体的成员校之一,我们在享受优质资源的同时也肩负着推动区域教育均衡的使命。接下来,我们会和其他成员校加强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日前,在婺城区罗店镇中心小学,参加完金师附小教育集团共建型教共体第一次活动暨周伟英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的教务主任陈丹满怀信心地说。
金师附小教育集团共建型教共体中,牵头校金师附小是一所百年名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百余项省级以上荣誉,成员校为城区(含婺城新城区)学校的北苑小学、白龙桥小学和农村学校的琅琊小学、罗店小学、蒋堂小学,共同构筑共建型教共体办学模式。
据了解,各成员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平台共创、评价共出”的“六共一体”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特色发展、课后服务等多方面实现共同发展。该共建型教共体组建后,各成员校积极开展教共体教研活动、同步课堂等,促进校际之间的教师交流与合作,丰富学生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不断优化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为科学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破解“集而不团”“活力不足”等问题,今年以来,婺城区积极推动教共体(集团化)办学改革,探索创新教共体、集团校的管理体制机制,组建了9个融合型教育集团、7个共建型教共体,出台了关于教共体(集团化)办学的一系列文件,对教育集团的组织架构、班子分工及运行原则作了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指导意见。
金华四中与长湖湾校区、浙师婺外与新世纪学校(中小学)……近年来,婺城区创新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以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小规模学校为帮扶重点,着力破解城乡之间、学校之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水平不平衡、教育供给不充分的矛盾,科学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深入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教师交流轮岗等方式,缩小校际间的差距,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华表示,各校在教共体工作推进过程中,要抱团驱动,打通资源共享“最后一公里”,推动各学科、各方面齐头并进,谋求质量“最优发展”,让更多婺城学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