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公布2024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特色创新项目入选名单,婺城区1家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特色礼堂、5家智能文化礼堂、1个礼堂高效运行项目上榜。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特色礼堂沙畈乡银坑村文化礼堂
沙畈乡银坑村文化礼堂是银坑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部分,礼堂内设有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室。该文化礼堂充分利用红色革命资源共享共建,发挥了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自2014年建设文化礼堂至今,银坑村文化礼堂已接待省、市、区各级和省外团队1000余个,参观人数达29万余人次。以银坑村文化礼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被列入首批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基地,2019年被列入首批金华市红色旅游教育基地,2021年入选为浙江省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基地。
智能文化礼堂竹马乡下张家村文化礼堂
竹马乡被誉为“中国茶花之乡”,竹马乡下张家村文化礼堂紧紧围绕茶花主题进行智能化建设,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礼堂采用智慧化管理,通过智慧平台推送服务菜单、完成点单活动等,使文化礼堂的管理更加高效、便捷,让更多符合群众“口味”的演出和服务能够走进百姓生活。文化礼堂内还设有智慧大脑、电子宣传屏等数字化硬件设施,通过智能设施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积极探索“文化礼堂+”的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多场景要素,不断提升文化礼堂智治服务能力,让游客实现景点一屏尽览、一指即达,推动文化礼堂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文化礼堂罗店镇鹿村文化礼堂
近年来,罗店镇鹿村文化礼堂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和数字化手段,配备电视、电子大屏、投影、音控屏幕等设备,支持线上点播,实时监测人流、活动举办情况等重要数据,为礼堂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智能管理系统还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预约、报名、参与活动等服务,活动不仅涵盖了传统文化、艺术表演、知识讲座等多个领域,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2024年,文化礼堂累计开展文化活动60余场次,接待游客3万余人,村民的文化生活体验不断提升。
智能文化礼堂乾西乡栅川村文化礼堂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和栅川于氏均为钱塘于世珍一系,其清廉正直的品质深深烙印在了每一位栅川于氏族人的心中。近年来,乾西乡栅川村在乡风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推动村文化礼堂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活动载体和模式,持续进行提升改造的同时,积极梳理婺文化村史、文史,除了做好于谦文化挖掘工作之外,还重点打造非遗礼堂文化,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智能文化礼堂蒋堂镇沙畈村文化礼堂
沙畈村位于婺城区蒋堂镇,是金华市沙畈水库库区移民村。村文化礼堂以移民文化为主题,总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共有四层。一楼是居家养老中心,二楼设有文化礼堂,三楼设有善美讲堂、文化展厅之美丽故乡厅(故村模型)、新建家园厅(新村模型)、电子图书室;四楼设立排练厅。智能化的文化礼堂,为村民们的文化娱乐活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走出文化礼堂大楼,还有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有效提升了村民幸福感。
智能文化礼堂雅畈镇新畈村文化礼堂
雅畈镇新畈村文化礼堂积极引入现代科技,如智能音响系统、电子显示屏、在线预约平台等,提升了礼堂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在文化活动创新方面,充分利用在线直播等智能技术,创新性举办2024年金华市“我要上村晚”主持人大赛等各类文化活动,让村民在家就能享受到精彩的文艺演出和讲座,礼堂还将非遗项目以数字化形式记录下来,利用智能设备为村民提供国学课堂、非遗展示等多样化的文化服务。通过为村民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渠道,新畈村文化礼堂以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礼堂高效运行项目文产赋能“以堂养堂”发展模式
——安地镇岩头村文化礼堂
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文化礼堂围绕“墨香”主题,持续探索“文化礼堂+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不断丰富艺术乡建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吸纳禾居文创、琴箫馆等多家文艺创客入驻,礼堂内的书画、音乐、扎染、摄影等各艺术类活动轮番开展,年服务对象近9万人次。借由岩头村好名气以及得天独厚的风光和区位优势,文化礼堂还围绕“诗画岩头”主题,挖掘乡土文化载体,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深入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立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群众文化活动长效机制,2024以来,礼堂带动全村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