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婺城区罗店镇北山路的农业智能化优质蛋品加工厂里,一条终端补链、高端延链、整体强链的生产线进入调试阶段,为接下来投产做准备。
依托这条自动化生产线,一枚枚刚从鸭场输送出来的鸭蛋经过清洗、消毒、杀菌、人工光检、裂纹检测、分级、腌制、二次洁蛋、包装、高温蒸煮等一系列环节后,成为优质蛋品,送往盒马、叮咚、七鲜、福泰隆等各地销售平台,源源不断进入千家万户。
引进自动化生产线是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布局的一部分。作为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养鸭基地,金华市金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产无抗鸭蛋2000多吨,在发展中注重产业延链、补链、壮链、强链,向上游发展种禽繁育、畜禽养殖、饲料生产,向下游发展鲜蛋供应、蛋品加工、肉食生产、物流运输、三产融合等项目,形成全链条发展格局。
婺城是传统的农业大区,品种齐、种类多、体量大。从全链条做精“一枚蛋”,我们不由得联想到婺城“一只猪”“一头牛”“一粒米”“一朵花”“一杯茶”等产业的发展。虽然几者在产业品种、规模、品牌效应上殊有不同,但在产业链发展上有相通之处,那就是怎样打通从种养殖端到消费端的通道,让全链条赋能产业发展。
众所周知,婺城虽说是农业大区,但是,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婺城农业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品牌并不多。培育有市场号召力的“领头羊”,迫切需要在全链条上发力,建立产、加、供、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打造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链,形成品牌创建激励机制,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壮大。
当然,做大做强做精农业产业,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一方面要以全产业链思维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生产端变革,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降低对单一环节的依赖,提高产业韧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探索多种利益联结路径,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协同创新,让农业产业链的“筋骨”更强健、价值链的“血脉”更畅通、利益链的“纽带”更紧密。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