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静姝)“大家跟随我起立,背挺直,调整呼吸”“把吸管插入水瓶,往里吹气,尽可能保持,这样可以帮助训练气息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近日,婺城区城中街道杨思岭社区洋溢着热烈的文化氛围,三十多名居民齐聚一堂,在声乐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认真进行气息练习。
日前,杨思岭社区艺校第二期正式开班。记者了解到,艺校第二期开设10个班,涵盖书法、美术、摄影、舞蹈、声乐、戏曲等丰富多样的文艺课程,共招收学员近200人次。课程邀请了婺城区文联所属文艺家协会的专业老师授课,为社区居民带来了高品质的文化教育资源。
这一成果离不开文化特派员制度的有力推动。自去年5月浙江宣传文化系统创新开展文化特派员工作以来,众多具备高水平文化素养和专业特长的人员奔赴基层一线,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目前,婺城区拥有省级特派员1人、市级特派员5人、区级特派员12人,他们活跃在18个乡镇(街道),积极履行“摸需求”“送服务”“种文化”“立品牌”的职责,致力于推动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润村的文化使命,让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文化生活。
“杨思岭社区艺校”项目正是文化特派员工作在基层结出的硕果,由杨思岭社区文化特派员邵玉婷牵头负责。邵玉婷作为区文化特派员、区文联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文艺+社区+特派员”的模式,积极链接文艺资源,促成了社区艺校项目的落地实施。社区艺校的开办,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提升居民文艺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邵玉婷告诉记者,在做好艺术普及的基础上,未来,艺校还将积极发挥联动作用,计划通过搭建展示平台,为居民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激发文艺力量,助力基层宣传文化工作走深走实,为“打造浙中文化新高地”添砖加瓦。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