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产值全省第一

“婺城造”通信电缆以实力铸行业标杆

2025-04-02 08:42:32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红星

  浙江尖峰通信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尖峰电缆公司”)是浙江尖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作为国内投产较早的通信电缆企业,至今仍保存着生产2400对电缆的能力,主导产品为轨道交通市内通信电缆及楼宇建设大对数综合布线等,广泛应用于电站、地铁、机场、楼宇建设等重点通信工程。

  在通信电缆行业,一根看似普通的电缆,究竟能创造出怎样不凡的业绩?尖峰电缆公司给出了“通信电缆产品年产值全省排名第一”的答案。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一家历经30余载商海沉浮的老牌企业,在不断探索中开辟出的一条“向新路”。

  破局:技术突破带来市场裂变

  尖峰电缆公司成立于1993年,起初以生产市话电缆为主,曾见证国内固话网络黄金时代,投产不到四年就稳居邮电部通信企协50强。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迭代,市话电缆逐步被光缆所取代,传统业务遭遇断崖式下跌,倒逼企业开启战略转型。

  “早期公司业务繁荣,我们很少关注衍生产品的研发。”尖峰电缆公司技术总监、总经理助理卢超芳回忆,面对生存压力,公司尝试将研发方向转向适用于更多用户场景的衍生产品,陆续推出同轴电缆、宽带网线等,逐步在民用领域积累起一定基础。

  转折发生在2012年,尖峰电缆公司成功斩获首个地铁订单。“轨道交通对电缆的要求极高,尤其是在阻燃性能方面,堪称苛刻。”卢超芳介绍,地铁通信电缆内部填充了油膏,这给阻燃性能的研发带来巨大挑战。一开始,她以为采用优质的护套材料即可,但实际操作中却发现,高阻燃材料不仅价格高,还会导致挤塑机运行困难,生产速度极为缓慢。

  “产量跟不上,成本大幅上升,客户自然难以接受。”为了叩开地铁通信电缆市场的大门,尖峰电缆公司重构技术体系,投入大量心血攻克技术难题。针对地铁隧道密闭环境,突破性采用芯线结构优化方案,通过减少可燃材料占比、强化屏蔽层结构、压缩线芯间隙等创新,成功研发地铁干线用无卤低烟阻燃通信电缆,阻燃性能达到国标A类、B类、C类标准,阻燃检测仅为0.5米,居全国领先水平。

  技术突破带来市场裂变。随着中国地铁建设进入加速期,尖峰电缆公司成功把握时代机遇,产品应用于北京、香港、深圳、杭州等近30个城市地铁项目,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30%。更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国际工程提供通信保障。

  过去几年间,尖峰电缆公司年产值稳定保持在7000万元以上,产品矩阵已覆盖多个前沿领域,包括绝缘性能是普通电缆5倍以上的永备通信电缆,采用轻量化设计、更适用于国际市场的高传输地衰减发泡填充式通信电缆,专为地形特殊、施工难度较大区域设计的防水架空自承式通信电缆,政府专用的高绝缘通信电缆等。在危机里找到商机,尖峰电缆公司打了一场漂亮的转型之战。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突围:标准制定重塑行业话语权

  电缆市场错综复杂,客户需求更是五花八门,如何找准市场定位?尖峰电缆公司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我们不做大路货,大部分厂家能做的产品,我们不做。”这是尖峰电缆公司在时代大浪淘沙下总结出的“生存法则”。

  “技术门槛高,产品在市场上‘无代餐’,客户黏性自然就高了。”卢超芳说,业内有句话,叫“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技术永远是市场的根基。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尖峰电缆公司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类标准的制订。

  去年底,由尖峰电缆公司牵头起草的地铁电缆“浙江制造”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是“浙江制造”首个地铁用通体电缆的团体标准。此外,公司还参与了《1MHz及以下聚烯烃绝缘挡层聚烯烃护套通信电缆》国家标准(GB/T13849)的制订。

  凭借差异化策略,尖峰电缆公司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而这背后是一支仅7人组成的技术团队,近年来成功研发出高绝缘永备通信电缆、地铁通信电缆成束燃烧B1级技术和地铁通信电缆的屏蔽性能技术,获得一项发明专利受理通知书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该团队还在定制化产品方面展现出超强创新效能。几年前,一位广州客户寻求定制带色条的地铁电缆,在多家碰壁后找到尖峰电缆公司。卢超芳带领技术团队破解这一行业痛点,成功拿下订单,并使定制化产品反哺标准升级,成功培育新增长极。

  眼下,面对新基建机遇,尖峰电缆公司构建“双循环”发展体系:国内聚焦地铁、核电等重点领域,首单核电通信电缆已通过验收;通过CPR认证进军国际市场,1600箱六类网线运往欧洲南部国家,实现自营出口零的突破。以技术创新应对市场迭代,用标准制定构筑行业话语权,在新型工业化浪潮中,尖峰电缆公司的“向新路”正延展出更广阔的可能性。

  (记者 张红星)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