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白沙溪的排

2025-05-08 08:42:3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金兰水库

  古方村

  新昌桥

  白沙溪入江口

  口述:黄卸标整理:金少华

  黄卸标,95岁,婺城区琅琊镇山后金人,从小跟哥哥黄金标在白沙溪撑排。1951年入朝参战,1954年回国,同年7月复员,在白沙溪继续撑排。1958年恰逢金兰水库建设,进罗埠机械厂,1960年调森工站。1962年,精简回乡务农。

  当年的白沙溪九曲十八弯,曾有上百撑排人。来听听黄卸标的白沙溪撑排故事。

  我叫黄卸标,住在金兰水库大坝的边上。生活中的两件事情,我感到特别高兴,一是琅琊镇来慰问我这个志愿军老兵;二是白沙溪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白沙溪在世界出名,你说我一个曾经在白沙溪的撑排人,高兴不高兴?

  一

  当年的白沙溪九曲十八弯,上上落落,沿溪差不多每个村都有撑排人。从高儒、乌云、兰背,一路下来,一直到酤坊(古方旧称)、新昌桥……扳着手指头点点数数,说白沙溪的竹排少说也有80多张,算得上百排争流呢。贴水铺摊的木排,和竹排鹅鸭各路,一长溜一长溜,不争不抢,浩浩荡荡。不过,竹排和木排碰面时,撑排人免不了打打招呼。可惜了,这些年,同年伯同年哥走光了,差不多就剩我一个撑竹排的。

  撑竹排,算得上一门手艺。站在竹排前头的叫头排,也有叫大猫,站在后面的叫二排,也有叫二猫。竹排翻堰坝,淌深潭,过大湾,两撑排人手持撑篙,讲究配合,相互提醒,相互照应,不时地前后走动。只能说,撑排像骑自行车,一上车,全靠感觉。人生地不熟的要进这一行,还是要拜师的,做徒弟悟性好点的,一年时间会出师。10多岁时,我跟金标哥上了竹排捏撑篙,在白沙溪日行夜宿,风里来雨里去。

  运货的竹排,山包似的向下漂移。其实,它前后两节,用匍匐在地的拇指般粗细长杉树条和黄古藤相连而成,像大卡车再牵个挂车。前排排尾与后排前端相连成的竹排,货运量增加了一倍不说,还大大增强撑篙掌控竹排的能力。兰溪卸货回程时,拆解了的竹排,在江水溪水中,别有风头,前排小的摞在大的上面,后排则两半相叠,如此前后相连的竹排,触水面积立马减少近一半,自然减少相应的阻力。

  岭脚溪口一带,流传一句俚语:黄坛的蒲包,岭脚的排篙。蒲包与排、篙,如同小蚂蚁和大水牛,当然不能比,我是说,听俚语,便晓得岭脚渡口的撑排运输相当发达。近百张竹排交替在岭脚停放,渡口密密匝匝的。

  岭脚上游五里的溪口是货物主要集散地,第二天穿衣起床,便解排上溪口装货物。装的山货有柄子柴,像一个个腰鼓;有棕箬,捆扎得像一只只箱子;还有烤酥饼、大饼的乌炭,一篓一篓的……叠好,装好,捆扎好,差不多需要两天时间,装货量不是一般的大。竹排回到岭脚,装上埠头的零星货物,此时的竹排像驮着山包,静静地在渡口养精蓄锐。

  二

  次日清晨,各排的头排二排跳上竹排,解缆、点篙、放排,竹排便在白沙溪游弋,两岸青山倒退走,走到临江,越来越空旷,当兰江的西山背着日头,竹排靠上了兰溪码头。兰溪码头人流滚滚,帆船、竹排横陈穿梭,还泊着花船、茭白船。我们顾不得花花世界,抓紧搬货物到埠头,至于进仓库,则另有搬运工。搬到竹排露底,最后肩背竹排上岸,竖起、晾干,既是保养竹排,又为回程尽可能的轻巧。

  兰溪码头,聚散东阳、义乌、武义等地的撑排人。他们有的带排桶,用来装衣裳、香烟、蜡烛,还有米和菜。有的铜壶作锅,铜火熜当灶,用乌炭烧。我们肩背的棕袋,防水,有点像部队的挎包,斜挎在身上,装一些自认为贵重的东西,像香烟、钞票。至于蓑衣、草鞋,扔在竹排旁,没人拿。衣裳就身上一套,需要添加,或回家取,或托人带。烧饭我们用的是钢灶,白铁皮敲打而成,上面坐一口不到两尺的铁锅。柴火烧好的饭,特别是锅巴,真香。带的菜,常年不变,咸菜、梅干菜。不过,撑排人抱团,讲义气,到了饭点,两三条排停靠溪岸,大伙合起来烧,合起来吃。

  空闲中逛了两天,又得忙乎,赶在清早前,摞好拆解了的竹排,缓缓地离开码头。虽然不装什么货,逆水行排,速度慢多了。竹排拐进临江的石柱头,得跳下竹排,靠白沙溪边,躬身挺着纤绳上的木块,拉纤前行。竹排延到酤坊,这一天的行程便结束,上岸休憩。即便还有点宽裕时间,也不大会到琅琊歇脚。当时的琅琊,不如朱村、大岩坑口、酤坊繁华。

  次日的晚上,竹排停靠在岭脚渡口,准备下一轮的行程。

  来去一趟六七天,可领到一担米的工钱。

  三

  该唠唠撑篙了,撑篙对撑排人太重要,它像汽车的方向盘,在静水或轻缓逆水中,又像汽车马达。所以,并不是随随便便的一根竹子、一根木棍便可以做撑篙,它要求长长的,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一手捏住正好,既要坚韧,又要称手。根部镶嵌铁质的钻杆,七八寸长,用铁箍箍牢,钻杆像猫爪,抓石留痕。我们的撑篙,多用竹子做,差不多半年换一根。

  你担心白沙溪的这两个地方,会不会撞崖,会不会散架?其实,竹排,蛮坚固的。先说沙畈水库边上的大湾,溪口装货放排出来,从山头顶看下去,白沙溪绕了个大湾,水浪翻白花,没撑过排的,担心也正常,事实是没听到出过什么事故。再说石人潭的石拱桥,石拱桥漂亮,撑排和危险不搭界,那桥洞流出的是西面东坑西坑的溪水,它汇入东面白沙溪,竹排木排从石拱桥边擦过。

  不过,有几段溪水,撑排人还是要上点心。头一个是山足村的福民山这一段。第二个是十二局后面那一段。第三个是大岩村长冈的千年角潭。三个溪段都弯了个大湾,千年角潭更是藏着溪水汹涌的角湾。

  福民山大湾,从山足水文站沿古栈道到东谷源外口,悬崖峭壁,山体岩石延伸白沙溪底,河道狭窄,大湾凹岸水流翻滚,扭曲。撑篙钻杆要是滑溜,竹排撞上礁、崖那是大概率的事。十二局后面的,眼界宽了,河道宽了,水流大了,也更急了,但大片大片明的暗的岩石,本质和福民山差不多,光溜溜居多,同样是撑排人忌讳的,忌讳钻杆溜滑而人跌倒。大岩的千年角潭,本就不安分,边上的新大路经常被冲毁。潭里的角石,溪水急转斜下四十来米,冲出个大岩潭。如同虎狼的石角,要是撑篙钻杆滑过,竹排瞬间“裹馄饨”,一副惨象。要是扎住了石角,排头牵牛绳,忽地转弯,什么事也没有,心里还莫名其妙地高兴。所以撑排人的眼睛要像老鹰,动作要像猫。

  撑排危险?不危险。就是危险,比起抗美援朝,顶多毛小危险。我离开白沙溪,第二批过鸭绿江入朝参战,特等功臣彭富礼便是我们部队的。抗美援朝的危险才是真正的危险。举个例,一天凌晨2点,我坚守在坑道里,敌人铺天盖地的炮弹炸弹,把坑道的两头炸个一塌糊涂。一直到了上午8点,坑道才打通,把我挖了出来。长时间的缺氧,我一片晕乎乎,什么都记不得。看看,抗美援朝,最安全的坑道都如此危险。

  白沙溪的撑排生活趣事多多,就是水库大坝断了白沙溪,仍有撑排的趣事。竹排木排被大坝生生地拦截,只能拆解,将排竹排木抬至坝顶,放入滑道滑放到坝底。木材得转运五里外的琅琊森工站,毛竹无此禁忌。一次,酤坊供销社从周村采购了一批,从水上漂到了东大坝。排工七手八脚,扎成三联排,看看溪水太大,排也太长,竟然没有一人敢上去。朝鲜带回的胆气,让我“嘣”地跳上竹排,“格拉格拉”一冲而下,后面一片惊叫声。竹排过第二堰,过东山殿(东山完小),两小时不到,便到了酤坊。后面赶上来的同年哥赞叹不已:你怎么这么快!

  撑排的工钱说得过去,可撑排真的辛苦。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下雪落霜,始终有活干,都得套着草鞋出工,披着蓑衣撑排,跳下竹排拉纤。过大年,好多活儿都停了,可撑排停不了,山里人等着钞票急着出货,城里人手攥钞票等着年货,所以,白沙溪的竹排照样来来去去,终日繁忙。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