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有胆有识逐商海 有光有爱传善行

2025-07-03 08:45:53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马晓芬 吴潮宏

 

  汽配行业的金属机械所体现的冷硬感,在众人眼里,与温和柔软的女性气质相去甚远。但实际上这个行业不乏女性大咖。在婺城,有这样一位女士,她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凭着胆识、坚韧、睿智,多年来深耕机动车催化转化器和排气消声器行业,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一步一个脚印把自己的梦想变作现实。她就是金华欧仑催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婺城区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浙江省三八红旗手万晓燕。

  1破茧:从“三不懂”出发打破外企垄断

  37年能干一番怎样的事业?秉承“在行业中有绝对性价比”的理念,万晓燕从零起步、敢想敢干,不仅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而且建起自动化生产线,搭建起一条稳步迈向5亿元目标的产业之路。

  1988年,万晓燕步入汽配行业做销售,正赶上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爆发阶段。买全国甚至买全球、卖全国的模式,让她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万晓燕做了一个决定:调转方向做自有品牌汽配零部件,并开始寻找意向项目。

  1989年,金华市政府组织企业赴韩国招商引资,万晓燕趁机“走出去”,带回了产业项目。提及创业初期,万晓燕说,“我是做销售出身,对于办企业‘不懂技术、不懂生产、不懂管理’,心里也曾打鼓。”好在合作方把技术和管理经验带过来,创业总算驶入正轨。

  当时,鉴于对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预判,万晓燕作出了企业不进入普通市场,而是进入汽车厂配套的定位。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这种精准匹配的布局模式无疑是一次大胆且极具前瞻性的创新尝试。不过,产品要进入汽车厂并不简单。万晓燕想出了笨办法,背着产品走南闯北,一家家车企登门拜访、推销产品。就这样,一个人跃入商品经济的大海,凭借胆识和水性,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欧仑科技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浙江省品字标企业,与柳汽、华泰、吉利、比亚迪、奇瑞、野马等整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从2021年起,欧仑科技取代了一些整车企业的外资企业,成为它们的供应链企业。企业销售稳步增长,2023年销售额超3.2亿元,2024年超4.2亿元。

  2深耕:由“精做事”迭代至“善用人”

  从5000万到1个亿,并非一个匀速或者线性增长的过程,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两个规模,管理模式、机制、体制完全不一样。”万晓燕说,5000万时,她可以自行负责从采购、管理到销售的全过程,但是到了1个亿的时候,就要从“做事”转向“用人”。

  创业过程中,万晓燕主导了三次变革,让企业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从早期引进国外技术和汽配专业研发人员,研究、制造汽车排气系统产品,打开发展局面;到引进华东理工大学的国家863计划核心技术成果“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制备技术”,研发、生产汽车排气催化器产品,塑造企业差异化优势;再到后来不惜成本引进三元催化生产的一整套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每一次都踩在了时代的鼓点上,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万晓燕越来越发现,事必躬亲不能再拥抱变化。“排兵布阵成了首要工作,‘用人’成了当务之急。”她告诉记者,企业坚持不拘一格选才,给每一位人才绝对信任、合适温度。而她自己,在队伍磨合中,会像盐一样,起到调和的作用,还会像光一样,驱散看不到的误解。

  在万晓燕的办公室内,一套木质桌椅,不分主次,构成一处员工沟通空间。“软件系统在车间运行得怎么样?”“最新销售数据如何?”“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烦心事?”万晓燕一边与IT技术员陈敏超、销售后勤吴彬艳沟通,一边拿笔细心地记录。对于这样的沟通,陈敏超、吴彬艳并不陌生,“万总就像‘知心大姐’一样,帮助我们适应与成长。”

  既要“善用人”,又要“善待人”。欧仑科技实施“职工健康关爱工程”,提供职工体检、疗休养、健康食堂建设、“清凉一夏”冷饮等健康服务,并围绕如何增进八小时外职工间的情感交流,积极组织开展职工文体联谊活动。同时,万晓燕也把“家文化”融入婺城区女企业家协会的日常工作,发起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近几年,受经贸摩擦、股市波动、“两链”风险的影响,一些伙伴关掉企业,做起了富家翁。万晓燕却不为所动,在办企业中找到了继续奋斗的意义。“我的父亲从小教育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做一个被社会认可的人。”她说,这种被认可,首先是给社会带来价值,其次是给环境带来和谐,再次是给身边人带来愉悦。无论逆境还是顺境,万晓燕都以微笑面对,从容处之。

  3绽放:用“爱与光”守护“自由与尊严”

  “冰冰的,又酸又甜,很解暑。”在欧仑科技的生产车间,员工张顺学接过万晓燕递过来的酸梅汤,痛快地畅饮起来。“每年盛夏,为保障一线员工身心健康,我们每天都会安排解暑冷饮送往各车间,这是企业的老传统。”万晓燕介绍,冰棍、雪糕、西瓜、绿豆汤、酸梅汤等,尽量换着花样,让他们享受到一份份“清凉甘甜”。

  所谓“过刚易折、善柔不败”,女企业家的柔韧应该是共性。在欧仑科技,万晓燕用充满关爱、温暖、柔性的管理方式,让员工对企业产生深厚的情感联结,从而实现“双向奔赴”。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与员工的这种“双向奔赴”,也出现在万晓燕创办的橄榄山苑老人公寓中。

  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财富中,还体现在社会责任上。2001年,万晓燕了解到一些老人有到老人公寓养老的想法,就斥资创办了橄榄山苑。她想让橄榄山苑成为有爱有光的地方。在她看来,给予老人爱与光,就是给予他们自由和尊严,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位于中国茶花文化园对面的橄榄山苑,是一处安静的所在。阳光洒在干净、整洁、宽敞的院落中,一株橄榄树与一片绿植相互映衬。老人们或在院中散步,或在屋檐下聊天,其乐融融。

  在橄榄山苑,万晓燕对老人好是有口皆碑的。她时常对老人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到温暖。“饭菜烧得好吃吗?”“合不合胃口?”83岁的楼奶奶,嚼着万晓燕喂的食物,脸上满是笑容。“万总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收留了我,让我能在这儿安享晚年。”3年前,楼奶奶入住橄榄山苑,此后她逢人就夸,“这儿环境不错,饮食、护理周到,住得舒心。”

  从楼奶奶房间出来,万晓燕看到98岁的李奶奶、77岁的王奶奶,以及邓奶奶、龚爷爷等在屋檐下闲聊,也加入唠嗑中来。她耐心倾听老人的需求,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现场一片和谐温馨的氛围。

  “在橄榄山苑,每个人都是有爱与光的。”万晓燕说,“这里设置有118个床位,安排有专业营养师、专职医护人员、专业管理人员、爱心人士。每个员工都努力在保证老人自由和尊严的前提下,给予他们良好的照顾。同时,他们又从中收获了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一直以来,万晓燕坚持在多个领域中以实际行动回馈和服务社会。她以企业自身的发展,为婺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几年累计向社会捐赠钱物近百万元。她大力支持婺道合作对口支援工作,为道孚县教育、经济发展助力;关心孤寡老人,为他们送上生活必需品和慰问礼物;关爱困境学子、福利院儿童,给他们带去社会的温暖。

  37年风雨兼程,万晓燕以自己的执着、胆识和爱心谱写着企业家的奉献之歌,用实际行动在助人为乐上尽显大爱情怀,感动并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如今,万晓燕依然活跃在公益之路上,步履不停。她说,“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为自己存储人生财富。”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