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婺城区浙江山茶之都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毕业于浙江大学本硕连读药学专业的陈重均正小心翼翼地用移液枪抽取茶花提取液。旁边的分光光度计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记录着这位“90后”与一朵茶花的对话。
浙江山茶之都青年入乡实践站点,隶属于浙江山茶之都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自今年3月以来,该实践站点通过提供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资源共享等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入乡青年的实际困难,托起他们的创业梦想。
产业链上的青春密码
“你看这个黄酮含量,比上周提高12%,这意味着我们的茶花精粹水抗氧化能力又增强了。”陈重均指着检测报告兴奋地说。这个夏天,他和另外几名大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在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导师的指导下,成功改良了茶花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这是山茶之都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众多成果中的一项。
浙江山茶之都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从最初单纯的茶花种植销售,到如今开发出唇膏、精粹水、微晶眼贴甚至鸭屎香风味西打酒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企业年产值突破600万元,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2025年1月,企业与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成立联合研发中心,为青年实践提供了技术支撑,也让实践站有了更高的起点。
“以前觉得茶花就是用来观赏的,没想到浑身都是宝。”实践团队成员、小程序开发负责人王洛伊感慨道。他负责的直播带货及小程序开发项目,单场最高销售额突破20万元。“我们不仅卖产品,更在传播茶花文化。有位上海的顾客说,通过我们的直播,才知道金华的市花这么美,还有这么多用途。”
浙江山茶之都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燕告诉记者:“青年入乡实践站点的建立,让企业找到了转型升级的加速器。这些年轻人带来的不仅是活力,更是新的思维方式。他们让茶花从园林景观变成了产业链上的明珠,每毫升精油里都凝结着青年智慧。”
实践站的双向赋能
走进山茶之都青年入乡实践站点的办公区,墙上的“六大服务功能”建设标准格外醒目。《青年入乡政策明白纸》等政策介绍资料,让入乡青年能便捷地了解婺城区为他们提供的政策红利。
这是参照省级标准建设的实践站,不仅为青年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还配有宿舍、食堂、健身房、休闲区等一系列基础配套设施,让入乡青年拥有更舒适、更便利的生活环境。程燕介绍:“我们这里实行‘导师+项目’的培养模式,每个进来的青年都有对应的企业导师与高校专家指导。从茶花种植到产品研发,再到市场推广,青年可全方位参与产业链各个环节。”
目前,实践站的“双向赋能”效应正在显现。一方面,青年通过实践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为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解决了乡村人才短缺的问题。“农忙时节,实践站的青年们会到茶园帮忙,他们带来的智慧农业知识,让老茶农们也开了眼界。”程燕笑着说,“有个学物联网的小伙子,帮我们设计了智能灌溉系统,不仅节水30%,还提高了茶花的品质。”
乡村振兴的新兴力量
在实践站的会议室里,一张婺城区乡村振兴规划图格外醒目。山茶之都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恰好位于规划中的“茶花产业带”核心位置,与周边的文旅项目形成了联动效应。“我们正在设计‘茶花研学之旅’,让游客不仅能欣赏茶花,还能体验茶花产品制作。”陈重均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策划方案,“这个项目如果落地,预计能带动周边农户最高年增收2万元。”
相比于一些短期的实践项目,山茶之都青年入乡实践站点更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我们建立了‘实习、就业、创业’的培养链条,优秀的实践生可以直接入职,有创业意愿的还能获得公司的扶持。”程燕介绍说,目前已有3名青年成功创业,开办了茶花主题的素质教育体验馆和电商直播团队。
正如程燕所说:“这些年轻人让我们看到,乡村的未来充满可能。当青春遇上乡土,就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在婺城,这场关于茶花与青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