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发布的“烟火婺味·岁月香”老店系列报道,悄然打开了人们记忆深处的大门。那些老店,或隐匿于老街巷陌,或伫立在繁华街角,它们以熟悉的招牌、不变的味道,唤起了无数人的城市记忆和儿时情怀。
老店是城市文化记忆的鲜活载体,承载着不可替代的情感价值。在婺城的街头巷尾,那些经营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老店,早已超越单纯的商业属性,成为连接城市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胜利蛋糕店的奶油香气、蒋姐冷饮的清凉口感、龙传菜包的鲜美滋味,这些具体而细微的感官记忆,共同构成了婺城人集体的生活叙事。当市民从小吃到大的早餐铺依然矗立,当陪伴成长的蛋糕师傅仍在坚守,这种延续性赋予了城市独特的温暖质感,让匆忙的现代生活有了可回望的情感锚点。老店的存在,本质上是保留了城市发展的文化基因,让地方特色与人文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创新转型是老店延续生命力的必由之路,需在传承与突破间找到平衡。传统技艺的坚守是老店立身之本,但租金成本上涨压缩利润空间,年轻消费群体偏好变化导致客源结构失衡,标准化生产对传统手工技艺形成挤压,这些现实困境让不少老店陷入发展瓶颈。面对挑战,婺城部分老店已探索出可行路径,证明传统业态完全能与现代市场接轨。位于城东街道桃园社区的糖古糕点通过触网拓销与非遗申报,既保住了手工制作的传统内核,又借助互联网扩大了影响力。这展现了老店转型的核心逻辑:既要守住技艺根本与文化底色,又要主动拥抱新工具、新模式、新群体。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用现代商业语言重新诠释老字号的价值,让老手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让老店留住时光印记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体系。保护和发展老店,不仅是商家自身的责任,更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与市场共同参与。政府可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等方式,为老店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加强对老店文化价值的保护与传承。社会各界应增强对老店价值的认识,形成关注、支持老店发展的良好氛围,媒体可加大对老店故事的宣传,提升其社会影响力。消费者则应树立文化消费意识,主动支持本土老店,形成良性的消费循环。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为老店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让老店在时代浪潮中持续传承文化、传递情怀。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