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果园里的采摘人:与高温赛跑的甜蜜守护

2025-08-22 08:42:1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洪珊

  眼下,正是本地葡萄大量上市的时候,一串串沉甸甸、颗粒饱满的葡萄缀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果香。然而,连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给果园带来了严峻的“烤”验。为了避开烈日炙烤、保证葡萄的最佳品质,果农们不畏酷暑,用汗水浇灌这份甜蜜丰收。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婺城区蒋堂镇蒋堂村的葡萄园内,跟随园主周仕俊的身影,亲身体验高温下采摘葡萄的艰辛与喜悦。

  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在大多数人还在熟睡时,周仕俊就已手拿剪刀,穿梭在葡萄大棚内。尽管室外气温不高,大棚内却依旧闷热难耐,仿佛一个无形的蒸笼。“我们每天都要采摘一百多斤的葡萄,为了避开正午的高温时段,我们每天从早上五点采摘到七点,这时候气温大概二十七八摄氏度。”周师傅表示,大棚内的温度平均比室外高出五摄氏度左右,太阳一晒,气温能飙到35摄氏度以上。正因如此,与高温赛跑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果子外皮泛黄,就是成熟的信号。我们既要准确分辨出哪些串已经成熟,也得顺手把不好的烂果剔除掉。”说着,周仕俊左手稳稳托住一串饱满的“阳光玫瑰”,右手果剪精准落下,轻巧地将葡萄剪入筐中。动作看似简单,却极其讲究眼力、手速和经验的配合。记者还在小心翼翼地辨认、尝试,周仕俊便手起剪落,转眼就已摘满一整筐。

  体验了短短半个小时,记者的后背就已完全湿透。然而,真正的体力考验才刚刚开始。周仕俊用衣服擦拭着脸上的汗水,俯身挑起扁担,将两筐沉甸甸的葡萄稳步运向运输车。每筐葡萄足有二十到三十斤重,这一担便是五六十斤的重量。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田垄间行走,脚步却依旧沉稳。

  来不及歇一口气,周仕俊又带着记者赶忙进入下一环节:整理和包装葡萄。若说采摘搬运靠的是力气,那这一步靠的便是细致和耐心。“我们得赶早把葡萄送到金华水果批发市场,时间一点耽误不得。”他一边说,一边快速挑出不合格的果粒,熟练地将串串葡萄装入运输筐中,并垫上纸张,防止运输途中磕碰挤压。称重、记账、核对订单……整个流程紧张有序。记者尝试跟着打包,看似简单的动作,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在重复上百次之后,也变得异常煎熬。但周仕俊手上的活却没有慢下半分,目光仍专注在眼前的果实上。

  周仕俊种植葡萄已有11年了。“今年我们种了50亩,总共有阳光玫瑰、妮娜皇后和南太湖这三个品种,预计总产量能达15万斤。”周仕俊说。言语间,是藏不住的自豪与踏实。“这些葡萄甜度高、果肉脆,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不少老客户提前几个月就下单预订了。”

  每年的7月到9月,是葡萄园最繁忙的“黄金季”,也是一年中最考验果农的时候。今年,由于气候影响,葡萄的成熟期比往年推迟了些。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周仕俊往园子里跑得更勤了,查看果粒的着色、测算糖度,不敢有丝毫松懈。在婺城区,像周仕俊这样的果农还有许多。他们日复一日,在闷热的大棚与烈日下的田埂间穿梭,用坚实的脚步和浸透汗水的衣衫,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默默守护着那一份新鲜与甜蜜。

  【体验后记】

  一个小时的亲身体验,已让记者汗流浃背、双臂发酸。而这,却只是周仕俊师傅日复一日劳作中最寻常的一个上午。从种植到采摘,再到分拣包装,每一颗成熟果实背后,都是对体力和耐力的考验,凝结着果农的汗水与执着。夏日水果丰收的背后,离不开果农们起早贪黑、与高温较量的艰辛。正是他们默默地付出,才让我们在炎炎夏日中享受到这一口甜蜜。

  (记者 洪珊)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